返回

第128章 优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8章 优迁 (第2/3页)

然不值一提,说明朝廷前段时间的布置是没有问题的。

    吕夷简自然理解赵祯的心情,其实他的处境跟赵祯非常相似。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内侍,矛盾的交汇点都在枢密院,压力在内是赵祯,在外是吕夷简。

    缓了口气,吕夷简又道:“此战徐平一军,斩杀番贼都统五里奴和细母嵬名以下一万六千人,俘番贼天都右厢厢主野利遇乞、卓罗和南监军司正监军人多保庆以下六千余人。数十年来,这是本都对外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卓罗和南一胜,则秦凤路以西,番贼势力被荡除一空,绝河西数郡通党项道路,可谓断番贼一臂!”

    其实此战真正的意义并没有吕夷简说的那样大,真能够做到这样,徐平早就出兵去攻了。不能够以数万大军占住兰州及其附近地域,一两年的时间就还会恢复原样。而如果徐平把秦凤路的兵力用于兰州,就无力东进,不能够与泾原路联合作战,对党项来说就是癣疥之疾。而要把兰州建设成进攻基地,三两年的时间是不够的。

    以徐平在秦凤路所面临的地理形势,占领了马衔山,就已经控制住了兰州,占与不占都一样。而要与泾原路连成一体,就必须再占领天都山,才能完全占有地利。把这两座山脉占领了,相当于就是占领了秦长城,才算是把战线彻底推到传统农牧区域之外。卓罗和南一战打与不打,接下来一年与党项的争夺焦点都是天都山一线。

    吕夷简对此大致清楚,徐平送到枢密院的奏章无数次强调这一点。不但这个时候,吕夷简需要一场大胜稳定朝野人心,提振军民士气,向赵祯上奏的时候不免极尽夸大。

    赵祯把在座的宰执来来回回看了几遍,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样一场大胜,听在朕的耳朵里,觉得就如梦里一样。昊贼跋扈,这一年来作恶无数,朝廷对他无计可施,没想到徐平能够予其当面一击,让他远遁千里!昊贼背叛朝廷以来,把徐平放到秦凤路,算是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经此一役,可以看出昊贼终究不过是一跳梁小丑,虽然偶尔侥幸有些小胜,只要朝廷用心对付,终究翻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