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移风易俗 (第2/3页)
朝廷都会给你们,但相应的,你们也要忍住刚开始时的诸般不便。数年之后,这里依然是朝廷郡县,你们自然也就是朝廷治下良民!”
一众首领听了徐平的话,怎么想也觉得这是白送好处给他们,这种好事哪里去找?帮着修渠开路,起村落,建市镇,什么事情朝廷都帮着做,给钱给粮,只是要让他们过回祖先的生活。他们想不通徐平是为了什么,但也不相信徐平一路大帅会骗他们,一起欢呼。
徐平是为了什么?这些本来就要去做,能够同时对人示恩,何乐而不为?占住土地只是开拓的第一步,而且是很小的一步,还要在这土地上住上自己的人,过上自己的人该过的生活,推广开来自己的文化,这才能够真正成为朝廷的土地。中原本身的强大,配合边疆地区强大的向心力,才是稳定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
末人本身是汉人后代,他们有意思有决心重新汉化,当然要帮他们一把。不管是从中原移民,还是同化周边蕃部,代价都比让末人重新汉化大得多。而且道路、河渠这些投资,只要地方发展起来了,朝廷很快就能收回来。当然徐平敢做这样的许诺,是因为他有便宜处置这些事的权力,哪怕下一任来了,同样也要遵循。
徐平许出去了这么大的好处,席间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一众首领纷纷敬酒。
离了康古城,徐平到西市新城,沿着汝遮谷前往榆中城。西市新城其实是党项新筑的西使城,不过他们把名字讹称为西市,加个新字跟旧城以示区别。
不知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雪,迎面吹来的风卷着扑到脸上,像是无数的冰粒没头不没脸地打来,不大一会,便就觉得脸不再是自己的。为了挡风雪,徐平戴了一顶大毡笠,骑在马上与桑怿和张亢等人同行。
在路上歇了一宿,直到第二日中午,才到了把住谷口的榆中新城。
南边是大山,北边是黄河,黄河的北岸依然是大山,山河夹峙间一条一两里宽的谷道通向不远处的兰州。榆中城的所在是一处天然的关口,自秦朝在这里设县治,便把城池筑在这里。这里不但是兰州的南大门,而且掐断了兰州和会州沿黄河的联系。
现在的兰州城是隋唐旧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