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攻略(二) (第2/3页)
年胡人都没有做到,大唐一百多年就做成功了。因为唐朝曾经对那些地方羁糜,现在郡县之地了生怕胡人不满,当初胡人占汉人土地的时候怎么不怕汉人不满?通判,我们经略西蕃,只看怎么做对朝廷最有利,蕃胡怎么想,就不要替他们操心了。”
历史上并没有人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接受“天可汗”的称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就是他自己,也知道这是对皇帝称号的侮辱,自称下行。作为辨解,非要说自己对汉人和狄夷爱之如一。问题是真爱之如一又何必区别对待?名为爱之如一,实际上还是爱蕃胡要更多一些,强调平等的时候总是有一部分人更平等。把“天可汗”的称号当作光荣,是到了很晚的时候了,而且是主要用来说明唐朝的民族交流和融合。胡人汉化是融合,汉人胡化当然也是融合了,这样讲也没有错。至于把拥有“天可汗”的称号当作是大唐军威的像征,则就属于脑洞清奇,那称号是对周边蕃胡的妥协和利用,而不是征服。
李世民的母亲和妻子是鲜卑人实际上并不一定在这政策中占有多少分量,更重要的还是借这一股政治和军事力量压制关东世族,巩固李唐的皇权。自五胡乱华,内迁的蕃胡民族跟汉民的较量,主要是围绕着世族展开。李唐立国,站在了内迁的胡人一边,美之名曰关陇军阀集团,实际上就是胡人内迁的军事力量。他们继续跟关东的世族斗,最终斗赢了他们。当然,李唐政权最终也为自己的这一政策陪葬,笑到最后的是他们所利用的人。
徐平前世学历史对这些内容和背景总是模糊过去,现在他自己面对这个问题了,可不能再模糊,不然同样遗祸后人。
自安史之乱后中原便就排斥胡人,他们很多都迁徒到了河东路和河北路,并慢慢地汉化。到宋立国,黄河以北的汉人实际上已经不多,宋朝的政策很多都跟这一背景有关。
如今河湟、河西的胡化并不彻底,而且中原的文明程度一直是领先的,随着吐蕃的衰落,那里的人民不管是蕃是汉,都对中原文明充满向往。这是对那里变夷为夏的基础,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则是保障。反对这一政策的便就军事打击,接受这一政策的则就纳入大宋的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