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3章 雅俗共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3章 雅俗共赏 (第2/3页)

识,一向不知道你还精于此道。”

    嵇颖是音乐大家,而且跟柳三变玩俗音乐不同,他研究的是雅乐,对于音色音调及历代音乐典制无不精熟。朝廷重定礼乐制度,他便是主持人之一。听他说起最近的套曲,徐平在行家面前不由汗颜,口中道:“公实与我相知多年,在音乐上我就是一个外行人,你还不知道?那套散曲是由作词的柳三变编排,我只是安了个故事进去而已。”

    嵇颖连连点头:“你这个故事安得好!诗三百,最佳处在国风,这套散曲深得国风之遗意。曲词除了娱人耳目,最重要的是教化人心,这套曲悦耳还在其次,难得的是教化!”

    教化,徐平更习惯把这称为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实际上意思有相近之处。他把刘小妹的故事编成套曲,确实有宣扬在邕州时的民族政策的用意,为将来西北战事起来时的政策做舆论准备。嵇颖是正统派的音乐家,倒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用意。

    不等徐平回答,嵇颖意犹未尽地道:“歌诗以言志,曲子词最早本是言志之作,如李太白《忆秦娥》之类,意境深远,词意俱佳。伪蜀伪唐时君臣耽于安乐,词曲越来越精,但意境一点也无,成为靡靡之音。本朝立国以后,才稍变其风。不过几十字还只是能够吟咏景物,至多一时情绪,故事无从谈起。做成套曲之后,有了篇幅,便就可以讲故事,在娱人耳目的同时,寓教化于其中,与以前的小令慢词之类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徐平只是笑,诗词的知识他也有,但真跟这些专业人士讲起来,就难免露怯,不如专心听嵇颖讲。套曲一有了故事,便就能够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不再是文人雅士的玩物,不再只能在青楼妓馆里演唱,从而也就有了生命力,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徐平前一段时间在说话和套曲上用心,正是要借用这些通俗的娱乐形式,把新政之类的观念传播到普能人之中。看来说话并没有引起这些士大夫们的注意,套曲由于雅俗更赏的性质,出现不久就被士大夫关注到了。

    “不过,现在套曲只有一个相国寺书会编排新曲,除了一个柳三变,余者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