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新市场 (第2/3页)
很大风险。一是现在到了年底,左藏库里也没有多少铜钱的积蓄,不得不从内藏库借钱。而内藏库刚刚发了那么多绢出来,想再让他们向外拿钱只怕有些难了。再一个,买绢之后便就要存进京师和地方各库,而绢价哪怕是现在一时稳住,随着京西路的棉布越产越多,价钱终究还是要跌下去,这个损失谁补?说到底徐平的办法,无非是借未来几年的钱,补现在的窟窿,隐患也不小啊——”
王曾听了点头道:“不错,这就是个寅吃卯粮的法子,不是上策。不过现在绢价跌得厉害,若不及时稳住,各库里的绢帛一样要损失,而且还损失得非常厉害。不只如此,来年夏税还收不收绢,怎么收,都要另想办法。唉,就是下策,只怕也不得不用。”
蔡齐沉默了一会,突然抬头道:“相公,还记不记得前些天广南来的奏章?”
王曾想了一会才道:“是庞籍和王沿联合上奏的吗?倒是记得。他们两个说最近因不堪占城骚扰海路,兴兵问罪,兵临毗阇耶城下,占城国王上表请罪,可是此事。”
“不错。在奏章中他们除了说此事,还说由钦州去南洋的海路已通,商贾云集。尤其是绢帛特别受胡商的喜爱,要朝廷向那里发些过去。”
王沿到春州任知州并没有任满一年,便就被范雍调去知钦州。广南西路缺官员,王沿在那里是了不得的人才了,极得范雍看重。其实范雍也是没办法,手上就那么多人,知州大多是武将,本来就没有几个州有通判,大多还是本路辟举的。偶尔有几个文官,哪怕就是贬官来的,也罕见进士出身,王沿的资历确实鹤立鸡群。
邕州平定之后,广南西路就属临海的钦州最关键,那里既受到海盗的威胁,也受到与大宋已经闹翻了的占城水路的威胁。有交趾在的时候,要对付共同的敌人,占城跟大宋的关系相当和谐,算是准盟友。交趾一垮,双方的关系立即紧张起来,一年到头大小冲突不断。当然,现在冲在前面的依然是残存的交趾,后面是大宋的边疆几州和蔗粮务支撑。占城在陆上占不到便宜,便就不断在海路骚扰,特别是针对钦州和廉州。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以王沿为主,蔗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