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温度 (第3/3页)
时,苏晚萤驱车来到郊外她早已废弃的小学。
在记忆中的那棵大槐树下,她挖开坚硬的冻土层,将一枚她珍藏多年的、刻有她名字和学号的金属校徽深深埋了进去。
冰冷的土壤会迅速吸收掉校徽上残存的任何人体热量和生物电流,让它在任何深层扫描中,都只呈现为一块无机质的、冰冷的金属。
在印刷厂的地下室里,周工,那个沉默寡言的机械师,正用一圈圈细密的铜丝,紧紧缠绕在他惯用的那把刻刀手柄上。
铜丝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法拉第笼,能够在他工作时,有效地干扰和屏蔽手掌的生物电信号,让监控系统无法通过微弱的电磁波捕捉到他的持握习惯和操作特征。
而阿彩,则将她的艺术变成了最致命的武器。
她将一种带有微量放射性的矿物粉末小心翼翼地掺入黑色的涂鸦颜料中。
当夜幕降临,她在城市的一面巨大的墙壁上,喷绘出一幅巨大的、抽象的、仿佛正在凋零的翅膀。
在普通人眼中,这只是一幅充满末日感的涂鸦,但在无处不在的红外扫描网络中,这幅画作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类似于“尸体辐射衰减”的能量特征,持续不断地向周围的监控设备释放着“死亡”的假信号。
三日后,城市的神经网络开始出现微妙的紊乱。
清晨,一个正准备进入地铁站的男人,在刷脸过闸机时被拦下了。
屏幕上显示着一行红字:“认证失败,目标生理活性低于存活阈值。”男人一脸错愕,他不知道,他昨天恰好路过了阿彩的那面涂鸦墙,身上沾染了极其微量的放射性尘埃,被系统误判了。
同一时间,市中心写字楼的门禁系统,拒绝为一个高级白领开门,理由是他的指纹呈现“非正常低温”,而他只是早上多拿了一会儿冰镇饮料。
这些小规模的混乱像涟漪一样扩散,最终汇集到了数据中心。
在无人值守的服务器机房里,一份由超级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评估报告,悄然出现在系统后台。
报告的标题是:《关于生物识别模型X07的活性评估与追踪建议》。
报告内容冰冷而客观:“……根据近期多渠道采集的数据综合分析,关联体X07(沈默)的生物印记正进入不可逆的衰退期,各项生理指标均大幅度低于正常存活阈值,数据模型已失去追踪价值……建议:终止主动追踪,档案转为‘失活’状态,作长期封存处理。”
警报解除了。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然而,在城市另一端,一间深埋于地下的、灯光明亮的密室里,一只刚刚摘下黑色手套的手,正抚过一份全新的案卷。
手背上,一道狰狞的旧疤痕突然毫无征兆地裂开,一滴殷红的血珠缓缓渗出,滴落在案卷的扉页上。
血珠迅速晕开,浸透纸张,形成了一句扭曲而疯狂的小字。
“第7号……即将归位。”
远处的废墟之上,风穿过断壁残垣,吹动了一根粗壮的藤蔓。
一片焦黄的叶子被吹落,露出了下方被藤蔓紧紧缠绕的、早已风化的水泥横梁。
在横梁的内侧,一行微雕的铭文在阴影中若隐若现——那正是三年前,沈默亲手写下的那句伪造的结案陈词。
但此刻,那些字迹已被某种力量反向雕刻,深深地嵌入了水泥之中,如同碑文的底纹。
它像是一场漫长追逐后,胜利者留下的烙印。
又像是一场更深、更黑暗的陷阱,刚刚拉开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