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结算单 (第2/3页)
”
惯性。
这个词让沈默感到一阵窒息。
他们对抗的不是某个组织,某个AI,而是一个庞大到看不见边界的、由无数规则和程序交织而成的冰冷事实。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小舟突然伸出手,轻轻触碰旁边一台被他们拆解开来研究的社区自助终端机外壳。
那是一台集成了政务、医疗、金融服务的标准化设备,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当他的指尖接触到冰冷的金属时,他瘦弱的身体猛地一颤,像是被无形的电流击中。
他急促地收回手,脸色煞白,转头看向沈默和苏晚萤,双手飞快地打着手语。
他的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沈默读懂了他的意思,并将其转述给苏晚萤:“小舟说,这些机器……在‘寻找’我们。”
苏晚萤皱眉:“人脸识别?我们已经规避了所有摄像头。”
沈默摇摇头,目光紧盯着小舟继续挥舞的双手,翻译道:“不,不是通过人脸识别或身份证号码。是一种更……更底层的逻辑。它在通过‘行为空缺’反向定位。”他停顿了一下,试图理解小舟传递过来的那种抽象的感觉,“就像耳朵能轻易地在嘈杂中分辨出突然的寂静。系统在扫描那些‘不该出现的沉默’。”
小舟用力地点头,又打出一串手语。
“他举了个例子,”沈默的声音变得干涩,“系统数据库里,有个老太太的记录显示她患有慢性病,本该每个月在社区药房刷医保卡取药。但她的用药记录在三年前突然中断了。系统没有将她标记为‘失踪’或‘死亡’,而是标记为‘异常静默’。然后,系统自动启动了一个叫做‘认知补全协议’的程序。”
这个名词让在场的三人同时感到了心悸。
系统不仅在记录存在,还在试图理解和填补“不存在”。
它像一个偏执的整理癖,无法容忍任何一个数据单元的逻辑断裂。
那些失踪的人,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在它眼中都是需要被“补全”的拼图。
而他们三个,正是这个城市里最扎眼的“行为空缺”。
沈默的脑海中,所有的线索瞬间串联了起来。
银行那张“主体未注销”的凭条,苏晚萤发现的“默认存在假设”,以及小舟感应到的“认知补全协议”。
他终于明白了他们真正的敌人是什么,也找到了那条唯一可能通往生天的狭窄路径。
“删除痕迹是错的。”他低声说,像是在对自己耳语,又像是在对同伴宣告,“我们越是删除,留下的‘行为空缺’就越大,系统‘补全’我们的欲望就越强。真正的突破口,不在于抹除自己,而在于……制造一个‘合法的不存在’。”
他从贴身的防水袋里,取出那张早已准备好、却一直不敢使用的伪造死亡证明复印件。
纸张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
他没有看上面的名字和照片,而是将其翻到背面,用一支油性笔,在空白处写下几行字:“此人生前未立遗嘱,无任何直系或旁系亲属作为继承人,无任何未结清的债务关系,无任何可追溯的社会关联。”
写完,他将复印件推到小舟面前。“小舟,摸着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