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十三级以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十三级以下 (第2/3页)

闸门似乎被撬开了一道缝,徐老的话开始连贯起来:“那孩子厉害,一眼就看出来木头有问题,当场就要往上报,要揭发……结果被……被项目经理带人关进了工地的仓库里,锁了一整夜……第二天放出来的时候,人就疯了,见人就喊‘要塌了’、‘数据是假的’……后来,就听说他想不开,跳了江。”

    “他叫什么名字?工号是多少?”沈默急切地追问。

    徐老用力地摇头,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恐惧和自责:“不知道全名……大家……大家都叫他‘赵工’……我们都不敢问,也不敢说……”

    就在这时,苏晚萤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了一本封面已经泛黄、用牛皮纸包裹的《城市建筑志》手抄本。

    她快速翻动着书页,最终停在其中一页。

    那页纸的页缝里,夹着一片早已干枯的木屑。

    在木屑旁边的空白处,有一行用钢笔写下的、娟秀却有力的小字:“赵明远,1983年质检实习生,因‘精神失常’离职,未入正式档案。”

    赵明远。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四十年的黑暗之门。

    沈默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凭借特殊顾问的身份,连夜赶往市档案馆的地下库。

    他要调阅当年M8313批次楼梯所有的原始设计图纸和质检报告。

    档案管理员带着他走到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指着几大箱即将按规定进行销毁的废旧图纸:“应该就在这里了,很多都发霉了,你小心点。”

    他在那堆散发着霉味的故纸堆里翻找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一份被墨水严重涂改的设计校验单的背面,发现了一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

    字迹因为书写者的用力而显得有些颤抖,但每一个笔画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数据造假,木材含水率37%,承重不足标准60%——赵。”

    落款只有一个姓,但沈默知道,这就是赵明远的绝笔。

    他从口袋里拿出便携紫外线灯,对着那张校验单的角落照去。

    在紫光下,纸张边缘几处不起眼的淡褐色斑点,瞬间呈现出磷光反应——那是微量的、早已干涸的血迹。

    样本太小,时间太久,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DNA比对,但沈默还是用物证袋小心翼翼地将它封存起来。

    这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个年轻生命最后的呐喊,是足以撼动残响的“信息载体”。

    与此同时,苏晚萤联系上了民俗学会里一位专门研究“冤屈未诉者”现象的老学者。

    电话里,学者告诉她,民间自古便有“哑魂”之说。

    指的是那些生前洞悉真相,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发声、含冤而死的人。

    他们的执念,比一般的亡魂要强烈百倍,因为他们的痛苦中,不仅有对加害者的愤怒,更有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深刻自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