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前事之因 (第2/3页)
那么对他的调查,报告上的信息,也就止步于此了。
看着那份报告,我想不明白,这个金先生为什么会对死者的事,这么保密,莫非是因为凶手和他有什么关系?
不,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大可以秘密的杀人,更不会让警方介入。
如果这个金先生也不认识凶手,那另一个可能要他保密的原因,是因为他自己的利益,他害怕这件事会牵扯出更多的问题,因此才对死者的信息做出了维护的意思。
这么想着,我把那些报告收拾了起来,又问起陈海东这件案子搜集到的信息。
一般警局在案发时都会把第一现场交给物证科,以及法医科,这些部门将会对案发现场做出收集工作,之后才会有警察配合寻找目击者,还有一些与死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笔录。
最后证物科或发医,会将把整理出来的资料交给鉴定科或者痕迹专家,对已收集到的信息判断出准确性,随后在与负责搜集到的目击者或者与死者有关的人,并汇总到一起,封进一个档案袋里,写上这个案子的编号,等局里派出警官负责这起案子,就会第一时间拿到这些资料,用以破案。
而搜集这些信息的时间,也在很大一部分的情况里被压缩,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完成,因此负责的警官很快就可以拿到这样一份与死者有关的所有资料,但资料里也只显示了死者被害时的信息,还有一些人际关系,以及凶手行凶的目的性,以及凶手的身份,就需要负责案子的警官自己走访,或者通过这份报告来完成。
综上所述,我想目前那份死者现场的报告,一定就在陈海东那里。
我向他问了一句,对方犹豫着回答说,“我目前还没时间看,好像是会送到我这里吧!”
其实我也并不需要全部,只要找到案发现场的报告就可以了,因为我手里就有一份死者生前的人际关系报告,从这里,也省了我们去调查被金先生刻意隐瞒的那些信息。
不觉间,我们已经到了故宫,下车时,我让陈海东帮我查一下这个金先生,并把那份报告上关于金先生的部分和他说了一下。
他点点头,告诉我,“如果他是从政人员,我们只能从他的私人物品上查起,比如车牌,信用卡,还有手机号,甚至于附职业。”
在这份报告上,其实还有一些关于金先生的信息,但都是以不确定的语式陈述的。
从这些方面着手的确是个好主意,如果有警方的系统网络,调查出这个金先生的信息,应该不成问题。
和陈海东告别后,我们径直去找了档案室,但却没找到老钟,只看到桌子上堆了很高的一摞档案。
我苦笑了一下,没想到几个星期没回来,这里依旧如此清闲,而且老钟也没找人来接替我。
我先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这些档案,把一些明了的东西做出分类后,由东方帮忙送到各个档案室。
大概收拾了一个多小时后,桌子上的两座大山,才少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部分,都是一些比较麻烦的了,还有一些需要往电脑里备案。
这些还是等有时间再处理吧!我这么想着,又给老钟打电话,但他没接,只回了我一条短信,提供了一个地址,让我过去找他。
看了一眼那个地址后,我把办公室的门锁上,带着东方离开了。
在我们工作的院后,还有一片建筑,那里已经不是故宫的范围之内了,以前老钟都是在那里和我们的直管部门开会的。
赶到那里的时候,我看到这是一栋三层高的办公楼,门外停着几辆车子。
进入大门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