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虞姬情深,钱浩报道! (第2/3页)
“济世安民”。
这是李世民四岁的时候,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说的,“龍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所以父亲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他取名为“世民”。
在普通人眼里,“济世安民”或许是一个美好的祝愿。可是皇上却不这么看,这个世界上,除了皇上,别人谁有资格“济世安民”?
一个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一个打仗的时候都不忘刷存在感的皇帝;一个想要名流千古,万寿无疆的皇帝,他会允许别人替他“济世安民”吗?
李渊收到消息,据说当时皇上身边的宠臣还多嘴说了一句话,“这唐国公家的二公子非要在圣上东征这么关键的时候结婚吗?”
就这一句话点燃了皇上的怒火,杨广是不承认第一次东征失败的,只不过胜得不明显,但也基本达到了心理预期。只不过蛮夷之国不讲信用,所以他打算再去教训教训他们。
在杨广看来,上一次东征之所以没有大获全胜,就是因为下边的人没有尽心尽力,没有充分领会他的战略意图,执行不到位。
现在第二次东征在即,当皇上的都好长时间没有乐一乐了,当臣子的,竟然忙着给自己儿子娶媳妇,这是一个当臣子该做的吗?
“济世安民”,呸,想替朕济世安民,信不信灭你九族?
李渊等于遭了无妄之灾,当初儿子的婚期定下来的时候,皇上还没说要东征呢!谁能想到第一次东征结束,紧接着还有第二次东征。
要是李渊知道,杨广还有第三次东征,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返回的大兴的长孙无忌正想去见李世民,结果听说二公子被关进了柴房,婚事也已经被取消了。长孙无忌在去柴房的半路上听到了下人们说起婚事被取消,顿时面无血色。他不知道这就是一个传言,还是确有其事,又或者李家想要暗示什么,甚至他连李世民都不敢相信了。
长孙无忌昨晚一路追到了潼关,然后便断了线索。
对于长孙无忌来说不算全无收获,至少他知道,自己的妹妹应该并没有死。至于落到了谁的手上,他现在也被弄糊涂了。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