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一章 转弯的大明 (第3/3页)
的还说我坏事做尽不得好死,你说可不可乐啊陈公公?”
陈洪哈哈笑:“都是一群乱臣贼子,简直无法无天。要咱家说,厂卫让黄锦领着,真是糟蹋了。”
“黄公公也没委屈了下官。”王言笑呵呵的,转而说道,“陈公公领着司苑局,下官近来想着集中一些人专司农事。研究怎么种地才能高产,培育高产的种子,预防各种病虫害,提高亩产。不知道陈公公有没有兴趣?”
“当然有兴趣,真要是做出了一点儿成绩,那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咱家也是跟着你王治中沾光了。回头我就让人去找治中,这个事情短期肯定看不到什么成果,那就一刻不耽误,越早开展越好。”
“陈公公所言极是,那就如此定下了。下官回去就拿个章程出来,银子都由顺天府来出,公公调遣合用的人手就行。想要找到善于种地,又善于钻研之人,可真是不容易啊。”
陈洪说道:“无需多虑,我大明就是人多,想找一些会种地的,爱研究种地的人,不是什么大事。就这么说定了,你尽快开展吧。”
“陈公公切莫心急,这些都是慢功夫,想要有作为,怎么也得到开春了。想要有成果,一年肯定是什么都看不到的,最少也得两年。”
“先把准备做到完全,到时候真正干起活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嘛。”
“陈公公是有智慧的人。公公安心,下官回去就差人行动起来。”
就如此,两人溜溜哒哒的,一路闲聊,直到给王言送出了西苑,陈洪这才停住了脚步,热情的同王言告别。一直也没说什么其他的事情,真的闲聊。
王言倒是也相信陈洪闲聊的意思,以前陈洪确实没什么机会跟王言交流。主要是吕芳在跟王言沟通,其次是吕芳更得意的黄锦,另外也是黄锦领着厂卫,跟王言的合作更多不少。
相对而言,陈洪就差了许多。哪怕跟司苑局、上林苑之类的部门有牵扯,也不是王言直接跟陈洪对接罢了。
像今天这般直接撞见,几年下来也没有几次。陈洪能抽出功夫来,专门送一送王言,更是只有今天了。
出了皇宫,王言让人给俞大猷、戚继光二人通了信,告诉了安排已经定下的消息,让他们安心。王言还是很关照他们情绪的。
实在是武将不好干,老老实实不搞事儿的武将更不好干,没事儿就得被折腾折腾。真说起来,搞点事儿反而还能安稳安稳呢,毕竟是领兵的将领么,驻军在外,地方盘根错节,还是相当有议价权的么……
回到了顺天府衙,王言当即就交代了搞粮食研究的事情。
他之前也一直找人在做,只不过是不成体系,不成气候。如今跟宫里联手,为的就是加快速度。
这时候,玉米、土豆、地瓜都传播到了大明,这两年的时间,王言也已经找到了种子。接下来要做的,还是他一直重复做的动作,把这些粮食种子培育出来,一点点的改良到高产的样子。
不求达到现代,只要能够比现在的亩产高,那就是巨大的成功。何况这个最低要求,也不是多难达到的事情。
解决了东南的问题,除了俺答不时的找麻烦,整个大明难得的陷入了一段安稳的时光。当然,各种的天灾人祸还是少不了的,只是没有影响波及太大的事件。
该死的嘉靖没死,其他的问题也都不是什么问题,大明这个因为王言而焕发了一些生机的帝国,还是稳步前进的。
王言也难得的安稳了下来,没有再遭遇袭杀,他踏踏实实的在顺天府大搞建设,关注全国的宝钞推广情况,遥控一下蓟辽的榷场,一切都很顺遂。
而除了办这些事情,王言也终于成了亲,是个将要出了五服的没落皇亲之家的姑娘,长的很漂亮,也很懂事。
嘉靖亲自选的,还特意给了诰命,对王言的荣宠显露无疑……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