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德里与孟买记者的采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三十二章 德里与孟买记者的采访 (第1/3页)

    另一边,巴布在神庙外的空地上,也找到了来自德里和孟买的记者们的身影。

    只见下午刚到时还带着点大城市来客特有的矜持与审视的记者们,此时脸上写满了兴奋与激动,正深入难民人群中飞快地拍照、记录和攀谈,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因为他们和最初的《拉贾斯坦时报》的阿肖克妮和米拉一样,感觉自己挖到了真正神圣且极具价值的新闻宝藏!

    近几年来,除了阿约提亚罗摩庙的“战车游行”事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像夏尔马家这样情节丰富、冲突激烈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综合性强新闻了。

    拉维,一个身份高贵的婆罗门祭司,不顾种姓阶层高高在上的传统,弯腰救济那些被社会遗弃的中东返乡难民。

    在山穷水尽、家财耗尽之后,只因不忍心见难民活活饿死在神庙门外,竟甘愿放弃被视为神圣的“婚姻纯洁”,娶一个低种姓吠舍富商的女儿,只为换取粮食继续施粥。

    并且在众多富商的激烈“竞价”中,拉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出身更高、嫁妆更丰厚的刹帝利家族,选择了那位已经实实在在运来一百袋粮食、能解燃眉之急的吠舍富商马尔霍特拉。

    这是何等的悲悯、务实和超越世俗的抉择!

    最关键的是,新婚第二天,拉维就宣布,将妻子带来的丰厚嫁妆拿出来,开办工坊,实施“以工代赈”,只为让这些难民们有个能养家糊口的正经工作,而不至于天天依赖施舍的稀粥度日。

    这种彻底的无私和悲悯世人的精神,仿佛超越了冰冷的种姓制度,充满了令人动容的“神性”。

    这种无私、悲悯、务实且超越了狭隘种姓隔阂的精神,在他们看来充满了古老经文中所描述的神性光辉,太符合毗湿奴化身之一——罗摩王子的形象了。

    他们几乎可以预见,这系列报道一旦刊出,将会在读者中引发怎样的巨大反响和热潮。

    这绝对会让他们的报纸销量飙升,影响力扩大。

    也会让他们个人在新闻界的声誉和地位获得巨大的提升。

    “苏赫尼先生,拉维少爷说现在愿意接受您的采访,请您和您的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