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楔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楔子 (第1/2页)

    道光年间,北方沿海小城兴州,一名婴儿呱呱坠地,响亮的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也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无限的欢欣和希望,他们为婴儿取名张应权。

    张应权天赋异禀,5岁入私塾,启蒙先生教《三字经》,别的孩子每天勉强能够记住三行,而张应权却可以背下来三页。

    别的孩子刚学会《三字经》,他已经能够将《千字文》倒背如流。

    启蒙先生捋着花白的胡子,连连感叹:“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张应权的舅舅是当地一位名医。

    15岁那年,他在舅舅家看到一本《伤寒杂病论》,信手翻了几页,便被吸引住了,如饥似渴地读了半天,久久舍不得放下。

    舅舅见他喜欢,便将此书慷慨相赠,张应权如获至宝。

    从此,读《伤寒杂病论》,便成了他的业余消遣。

    每每读烦了枯燥的八股文,他便将《伤寒杂病论》捧在手里,看上几页,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三年之后,他不但能将此书倒背如流,而且还颇有些心得,自视天下无不可治之病,技痒之下,常到舅舅家的医馆小试牛刀。

    16岁那年,兴州大旱,接着就是瘟疫流行,哀鸿遍野,饿殍遍地。

    张应权的舅舅在医馆门口支起了大锅,熬制“清瘟败毒汤”供病人饮用,不管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的逃荒者,只要得了瘟疫,都可以免费得到药物。

    张应权赶来帮忙。

    他对舅舅说:“所谓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看啊,咱们光治病不行,重在预防,要扼住发病的源头,我琢磨了一个配方,以柴胡、藿香、石菖蒲、茵陈蒿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