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一部武侠,你演不演?(3/4) (第2/3页)
固有印象…”
“什么固有印象?”
沈旭东道:“你演的电影都是烂片!一旦形成这种印象,想改变就难了,不是说你拍一两部好电影就能扭转的…”
“那…”
“不要那了…你吃饱没?”
“嗯…我早就吃饱了。”
“干点正事…先洗澡!”
……
风起于青萍之末。时运看似不可捉摸,却是无数个微小选择累积后的必然结果。
流量和好作品,大概天然不可兼得。人不能什么都想要。
有个阶段,大腕儿们轰轰烈烈地,从电影下凡到大IP剧里。
周讯《如懿传》,章紫怡筹备《帝凰业》,范小胖正一步步走入《巴清传》魔咒。
陈坤和倪妮趁势也拍了《凰权·弈天下》,再加个汤唯的《大明王妃》…
备案都是百十来集,都是古早网络言情玛丽苏改编,美其名曰大IP、大女主。
主演们还都拿了巨额片酬。
主创们人前一遍遍复述理想,大女主什么的…
人后都是赚钱术。
后来,那些传啊、凰啊、业啊的,压着压着,行业大风向就转了好几轮。
比裹脚布还长的古典玛丽苏,真成了裹脚布,被观众抛弃。
逆天大饼们都是几次改名、缩水、删减,最后大甩卖给平台方。雷声大雨点小,仆街收场。
范小胖这类明星,可能到底是见识过拿表演当艺术的年代,于是在圈钱之余,还是放不下“好演员”包袱。
于是就变成了一边抓尖儿,一边又眼热那些站在行业拐点一线,去创造条件的人…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黄小鸣!
著名的第二部爱好者。
正午还没成为业内标杆,拍一部红一部的时候,找他拍戏,他都推掉了。
后来《琅琊榜》红了,他接了《琅琊榜2》。
于正靠《延禧攻略》翻身,他又去拍于正,顺便还蹭了把耽改热——《鬓边不是海棠红》嘛!
结果都远不如那些无心插柳,没有预设爆红杂念的前一部好。
范小胖稍微好一点,她跟冯晓刚合作了《我不是潘金莲》,然后是曹保平的《她杀》…
但同时,她也拍了《爵迹》、《封神传奇》、《大轰炸》…
全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