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道法共鸣,诗文传道 (第3/3页)
。
赢奕考虑再三,尴尬答道,“我倒想与诸位仙长,前辈切磋一二,可惜徒儿道学善浅,身份微末,不敢妄言。”
李慕云也不激赢奕,只是点了点头,又继续看向了台上。一时间,赢奕观卷,又觉得技痒了起来,看着诸人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模样,赢奕不觉有些技痒。
终于看到了一副能与他心神达到共鸣的诗文,仙人未经世间困顿炎凉。存道于天地,怀民于不仁,又有几人,能有眼前这位仙长的心性呢。
“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天地之间,日月之旁,一人耸立天穹,脚踏阴阳,横亘乾坤,荒古之中,似乎只有他这一尊真神,自己蜃影中,那人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一手伸出,遮天蔽日。手心如垂天之云,一步踏出,便赴天涯九万里,手揽日月,腰缠星河,天穹不压其魂,大地不拘其身,举手间,开天辟地,,踏步时,星河动荡。
良久赢奕才从那蜃影里回过神来,他想李慕云询问道,“这位仙长是何人。”
李慕云平淡道,“乾元门,九渊真人,陆渊。”
“手握星辰摘星河,世间无我这般人。”赢奕惊叹道,“此人高深莫测,尽然有一股手握星河威服天地的气势。”
“此人与我也颇有些渊源,若是徒儿想要结识,让红拂牵线即刻。”李慕云盯着陆渊轻吐道,似乎在她的话里有些意犹未尽,只是到了关键处,有截然而止了。
李慕云缓缓的回过眸,看着赢奕道,“我看你蠢蠢欲动,是否也想上那翎羽台,一展胸怀?”
赢奕尴尬道,“师傅,我可写不出这诸位仙长一般的蜃影大作来,若只是书写些端庄的诗句,徒儿倒是可以上去试试。”
“无妨。”只见李慕云红袖一招,赢奕便被她送到了台上,等赢奕在红拂身边站稳了身形,李慕云又随之传音入密,师尊的谆谆教诲,犹在耳际,“你可肆意施展,也让为师看看,你对于道法的悟性如何。”
赢奕自然是无法回应远在台下的李慕云了,他撇着头,看了看身边的红拂,随后便蹑手蹑脚的走到了那张长桌上。
彤毫,石砚,宣纸,在长桌上摆列齐整。赢奕伫立在侧端详了许久才想到该写些什么,以他的阅历与见地,虽然也可以琢磨出一篇现代诗来但绝对算不上上乘之作。
眼下的场面,他身为李慕云之徒,自然是不能给师门丢了颜面的,即便无法生成蜃景,但那诗句之文采必然得慷慨激昂。
此时唐诗不能写,王维张九龄都出来了,那有关唐朝的人与物,自然会被此界天道植入上唐之中。甚至唐朝之前的诗文赢奕都不能写,写出来,便会有抄袭的嫌疑。
如此一来,赢奕只能把目光放在宋词上,唐诗宋词又称为上古双壁,各自辉煌了一个时代,比起诗坛的群英荟萃,词坛也是英杰辈出,随便一首,足以震撼眼前众人了。
赢奕举手去提笔,那支彤毫,却有万斤之重,任是赢奕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是纹丝不动。
揣摩了许久,赢奕连一只毛笔都奈何不得,只好像红拂求救道,“红拂仙子,这笔,我用不了,可否给我换一只普通的仓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