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笑到最后(下) (第2/3页)
0辆BT-5M型坦克抵达意大利。当意大利的装甲兵军官和菲亚特公司的设计人员第一次看到BT-5M时,他们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那就是“震惊”:倾斜装甲使得在保持车重的前提下防护力大大提升;“克里斯蒂”悬挂装置提高了机动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后置有效降低车高;焊接技术的大量应用提高了车体的强度,同时避免了被击中后飞溅的铆钉;长身管火炮可以有效击毁任意一种意大利坦克。与它相比,菲亚特正在研制中的M11/39坦克不过是个大玩具。
唯一让意大利人对这型坦克有一小小的不满意,那就苏联坦克采用了易燃的汽油机而不是意大利坦克普遍采用的柴油发动机。
很快在会议上,陆军有人提出了仿制苏联BT-5M型坦克的建议。菲亚特公司也表示在苏联工程师的帮助下仿制BT-5M没有什么技术障碍。很快在芒果授意下意大利陆军一脚踹飞了垃圾的M11/39坦克计划,下达了200辆BT-5M的仿制订单。
另外,早有准备的芒果童鞋又在会议抛出了一份X小组获取的法国S-35和B-1坦克情报(S-35概况详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SOMUA_S35,B-1概况详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_B1)再次震惊了意大利的装甲精英们。经过讨论,大家发现要有效对付S-35和B-1就必须拥有75mm的长身管火炮和60MM以上的装甲。而这样的坦克,根据估算至少要25吨。为了在机动性不劣于S-35,就需要300马力以上的新发动机。会议上,芒果拍板决定菲亚特公司马上开展新型25吨级坦克的研制。
菲亚特公司提出发动机是个难题。芒果指出可以考虑从德国的博世(Bosch)公司引进柴油机技术。新坦克将尽量吸收BT-5的成熟经验,少走弯路,力争在39年投产,40年装备首批200辆.
就在墨索里尼和他的将军与工程师们讨论新坦克之时,远在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海尔.塞拉西皇帝正为阿杜瓦攻势的主将人选而头痛。除了还年幼不懂事的三阿哥(为了娱乐大众,请允许我使用这个称谓)萨尔.塞拉西外,大阿哥沃森和二阿哥马康南都提出了要担任这次战役的主帅。
皇帝本人是偏向于二阿哥马康南,这个孩子一向很讨人喜欢,作为总督在哈拉尔干得也不错,而且陆军大臣穆卢吉塔已经把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