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师生重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三章 师生重逢 (第3/3页)

完,点了点头:“哦,李老师刚才来过我这里了。我告诉他,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哲学课必须按时上,绝不能耽误学生们的学习。李老师方式方法有问题,你们方式方法也要注意。以后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课后私下请教老师。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拍桌子都是不对的。好了,事情说清楚了,你们回去安心上课吧。你是林秋水吧?不少老师和同学都提起过你,评价很不错,你要继续努力啊!”

    林秋水他们这几个学生,心里的纠结,总算拔了根。

    从那以后,李宝珍上课时收敛了许多,不再像过去那样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可他和林秋水之间,终究在心里结下了梁子。即使在校园里偶然遇到,两人也是互相用最简单的几个字打声招呼,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沟通。

    一晃毕业两年多了,这对师生再也没有见面和交往过。

    这一次,李宝珍来烟厂找林秋水,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被逼到了绝境。

    林秋水谦恭地问:“李老师,您今天过来,有什么事吗?”

    这时的李宝珍,窘色布满整个面孔,说话略微有些结巴:“是这样的,秋水,我这次来,遇到点难事,想请你帮一下忙。”

    林秋水心里猜个八九不离十:“有什么事,老师尽管说,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学生一定尽力。”

    事情是这样的,李宝珍的儿子下个月要结婚,万事俱备,只欠卷烟。普通的香烟还好说,可按照婚礼筹划,需要买二十条“灵参”烟,当时市面上这种烟十分紧俏,根本是有价无市。他托遍了所有能找的熟人,都不敢答应。

    一个老师好心提醒他:“我听说,林秋水在烟厂财务科工作,你可以找找他。他是你的学生,这点忙,他肯定会帮你的。”就这样,李宝珍实在没了其它的法子,这才硬着头皮,把脸一抹,找到了林秋水这里。

    “我儿子下个月要结婚,想买二十条“灵参”烟,找了许多关系都买不到,你看你能不能帮个忙,从烟厂买上一些。”李宝珍脸颊通红,字字艰难。

    林秋水听后,没有丝毫磕绊,立马就答应下来。他因为工作的关系,总上银行税务办事,厂里给了他一些用烟指标。不仅如此,他还从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好烟里,挑出两条最好的,硬是塞进了老师的包里。

    林秋水亲自把李老师送到厂门口,把烟箱放在李宝珍自行车的后架子绑好,诚恳地说:“李老师,如果还有其它需要我帮忙的,您就别客气,只管说。”

    再看这时的李宝珍,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声音也有些发颤:“那时候,我有些盛气凌人,我不该对你们拍桌子,更不该跑到校长那儿告你们的状……”

    林秋水原本就是一个豁达明快的性子,见李老师把话说得如此真诚,原来心中一丝丝的不愉快,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也动情地说:“老师,您快别这么说,我正要给您道歉呢!我们那时候岁数小,不太懂事,是我们的错。”

    两双手,就这样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曾经师生间的小芥蒂、小疙瘩,就以这次买烟的机会,彻底融解开了。

    林秋水问李老师,婚礼具体定在哪天,说自己一定前去参加。

    婚礼上,现场张灯结彩,红绸飘舞,人声鼎沸,贺喜不断,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

    在婚礼上发言时,李宝珍特别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这是林秋水,我最得意的学生,他是个很优秀很出色的年轻人,这次婚礼,他帮了不少忙,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他。”

    林秋水赶忙站起来还礼致谢,与老师四目相对的那个时刻,他们都笑得极为开心。

    林秋水被李老师安排在主桌就座,席间,师生二人欢声笑语不断,一切都是那样的融洽,都是那样的温馨。

    婚礼仪式结束后,林秋水一直帮忙收拾张罗。分别时,李宝珍执意要送林秋水到酒店门口。

    李宝珍真诚地说:“你家是农村的,我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你没事的时候,就来家坐坐,就当是陪我叙旧聊天。”

    林秋水痛快答应:“只要有时间,我一定常去看您。”

    回家的路上,林秋水脑海里闪现着与老师的热情互动画面。他内心突发感悟: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时常会发生。之所以矛盾激化,纠葛滋生,那是没有遇到适当的机缘,没有碰到两个心地纯洁的人。如果两个人都拥有善良正直的品格、豁达包容的心胸,那就能化解一切的误会和纠纷,结下无比坚实的友谊。

    林秋水慢慢从回忆回到现实中,望着眼前国家局禁止卷烟批条的红头文件,他自言自语道:“早就该禁止了,领导批条导致腐败现象发生,一般职工为买烟找人批条,给职工也带来了身心上的巨大伤害,我就是那个饱受伤害的人之一。”

    在充分学习领会国家局文件精神后,接下来,林秋水起草制定了太平烟厂禁止卷烟批条的专项检查方案,并牵头组织开展了相关部门自查和重点检查。一连串紧张的审计检查工作之后,让林秋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他开始想念自己的家乡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