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欲海沉舟 (第2/3页)
大房子,价值一百六十万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天价,普通工薪阶层根本看都不敢看一眼,别说买了。杜胖子他们看准的就是这一点,确保不能在这里遇见熟人。杜胖子和老婆不断找茬吵架,又总是编造理由说是出差和加班。而他呢,在帝王花园里,跟杨晓红过上实打实两口子的日子。白天他是业务精通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晚上他是激情四射的杨晓红“丈夫”。
两人正准备进一步行动,商量好各自回家摊牌,与原配离婚后,两人正式结婚。
杨晓红早就跟吴明轩分开住了,吴明轩那边也跟方芳搬到了一块。奇怪的是,他们谁也不争不吵,反倒各自觉得轻松,像甩掉了什么沉重的包袱,都以为眼下这日子,才是幸福生活该有的样子。所以,杨晓红顺利地离了婚。
杜胖子这里有点麻烦,老婆是一个贤惠保守的人,即使后来知道杜胖子外边有了人,也不肯放弃,还苦口婆心劝他回头是岸。就在杨晓红督促杜胖子离婚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年底。
这世界,这人生,谁也别以为自己多么机关算尽,没人能收拾你。这年十二月,也不知道是老天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还是杜胖子自己觉得贪够了。在工资作弊两年多之后,那年的十二月,他鬼使神差地突然停了手。
据后来人们的推测,这次停手,杜胖子应该没有事先和杨晓红商量。若不然,以杨晓红的头脑,一定会劝杜胖子善始善终,再做最后一个月的。可能那一段时间工作太忙了,也可能那时两人正为杜胖子迟迟不离婚在争吵,再可能是老天爷蒙蔽了他们的心。反正,不管怎样,这事在这两个极其精明人的身上,就不可思议地发生了。
杜胖子这一停,可坏了大事,把他们筹划的幸福生活彻底葬送了。
十二月份工资汇总数,一下子比十一月少了三十多万。这数掉得太猛,一下子就露了馅。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不脱轨不翻车那才怪呢。
林秋水后来和厂领导一块复盘时,心有余悸地说,要是杜胖子那个十二月照常作弊,等到明年一月再停,这事恐怕就永远石沉大海了。
因为什么?那时厂里各部门只对当年的账,从来不看往年的。内控制度?约束机制?都是说得好听,看着好看,看起来环环相扣,一环套一环,可是,实际上却是支离破碎、漏洞百出。
林秋水和厂里那些核算员、劳资员、统计员为查清这事,没日没夜地忙了七八天。元旦、周末全搭进去,终于一点点把情况捋清楚了,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2000年之前,厂里发工资的流程,表面上严丝合缝:车间把工资发放明细表交给劳资处,劳资处审核后,再把明细表返回车间。劳资处把全厂各部门车间的工资表汇总后,转给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中心把明细数据录入计算机,生成电子工资明细表和汇总表,计算机中心把明细表交给劳资处和各部门车间,把工资汇总表交给劳资处和财务处,财务按工资汇总表数拨付银行。
实际操作中,计算机中心拿到劳资处转来的工资表后,杜胖子会做两张电子工资明细表和汇总表。汇总表一张按实际数填制,交给劳资处存底;另一张是作弊过的,交给财务处作为拨款依据和做账凭证;工资明细表也是两张,真实数据的交给车间留存,涉及开除及调走人员所在部门的工资明细表需要作假,但这张假表交给财务留存入账。这里加一句,财务不看工资明细表,只看计算机中心给的工资汇总表。银行拿到的明细表用于给表中名单按数拨款。
这样一来,计算机中心一手握真,一手握假。谁来核对,就拿出相对应的哪张表,轻松瞒天过海,完美。
财务和劳资之间从不核对工资数据,中间依赖计算机中心传递;车间部门只管自己那一块;劳资处负责把各部门车间的工资明细表汇总正确,并转交计算机中心;财务只看计算机中心给的工资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