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初入烟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 初入烟厂 (第3/3页)

序也不能少,一样都不能漏,更不能错。”

    林秋水点点头,立刻投入工作。他性子急,手脚麻利,一边核对,一边开票,算盘打得噼啪响。不到半小时,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金兰工作之余,默默地观察着他。看到他忙得来不及擦汗,默默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条新毛巾,轻轻放在他桌上:“别忙,擦擦汗。”又给他拿了一个单位发的搪瓷杯,倒上水,放在桌上:“别光顾着忙,记得喝口水。”

    林秋水一愣,心里一暖。这姐姐般细心的关怀,像一缕阳光照进心田,让他感到了无比的温暖。

    他一边手忙个不停,一边说:“谢谢李科长,我没事。”

    李金兰语气和缓地说:“别着急,慢慢来。这几天积压的事情比较多,够你喝一壶的。”

    三天后,父亲林承贤打来电话:“长安区税务局同意调你过去了,手续都办好了。”

    林秋水思索了一会儿,对父亲说:“爹,我不想去税务局了。我觉得烟厂就挺好,我喜欢这里。”

    电话那头,父亲沉默了一会,最后只说了一句:“既然你想好了,就在烟厂好好干吧。记住,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坚持原则。它可能不招人待见,但,关键时候能保命。”

    挂了电话,林秋水望着办公室外的夜色。他知道,这一辈子的事业,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剩下的,尽心努力去做就行了。

    单身的他,真正做到了以厂为家、以财务科为家。

    每天晚上,他都要加班加点工作,没有人教,没师傅带,业务只能通过翻阅以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来学习。尤其是银行未达账项调节表,要一一核对上千笔,金额动不动就是十万百万的。白天办公室太嘈杂,事儿太多,他只能吃完晚饭后加班,周末不回家的时候,也整天待在办公室里工作。单身宿舍就在马路对面的综合楼上,虽然简陋但很干净。他常常吃完饭就回来,坐在灯下,一笔一笔地核对,对上一笔,就打一个对勾,拿直尺比画着,生怕看错行。

    好在林秋水年轻,精力旺盛,则无旁骛,从不喊累。遇到不懂的,就翻上个月的凭证和账簿,比猫画虎,现学现用。两个月后,他已经能独立制作会计凭证和银行日记账了,连老会计遇到以前旧账,也会问他:“小林,上个月那笔会计分录是怎么做的?”

    不仅如此,他算盘打得极准,基本上都是一遍就过,一遍就对,“铁算盘”的外号,就这么传开了。

    “好家伙,小林子,你这算盘打得,比计算器还准!”同事赞叹道。

    他只是嘿嘿傻乐。但他心里清楚,那是自己无数个夜晚加班打账练出来的。王会计是一个拖沓人,她积攒下来的业务有两三个月没有处理了。

    在一次财务科例会上,李金兰科长表扬说:“小林才来两个月,就能独立完成工作,很少出错。咱们就需要这样肯用心肯下力的年轻人。”

    林秋水听着,心里没有骄傲,只有感慨。他记得父亲和他说过的话:“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累。”自己加班加点,自学自通,靠的就是付出,凭的就是努力,但自己心甘情愿,并以此为荣。

    他知道,自己在太平烟厂这场大剧,才刚刚拉开帷幕,接下来,就该他大显身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