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开埠之争 (第2/3页)
沈崇名看着李‘春’芳问道,语气有些急,像是在诘问一般。
这李‘春’芳虽为首辅,但是太过于缺乏魄力了。这样的人做个太平时期的宰相还成,面对眼下的这种大变革的局势,他实在是不合适。
李‘春’芳脸‘色’一怔,神情有些不悦道:“沈大人,这话是如何说的?选择在澄海开埠,这可是本官和陈大人商议了好些天,询问了不少人得出的结果。而且朝廷刚刚解除海禁,一切都还在观望之中,万一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多挑选一些地方一同开埠,出了差错谁来承担?”
气氛有些不对,一直未曾说话的高拱呵呵一笑打起了圆场。“呵呵,李大人不要生气,崇名也是为了朝廷才说话急了些,还请您看在他年少的份上不要与他计较。”
说着,高拱扭头看着沈崇名满脸威严的说道:“崇名,还不快些给李大人赔不是?”
沈崇名也知道刚才自己一时情急措辞有些不敬,现在有了老师的吩咐,赶紧对着脸‘色’有些难看的李‘春’芳说道:“李大人,下官鲁莽了,还请您见谅才是。”
话说到这份上了,李‘春’芳也不好再板着脸,故作大度的说道:“哎,两位大人多虑了,都是为了朝廷,本官如何会生气呢。”
又是一阵客气,高拱看着李‘春’芳脸‘色’缓了下来,这才书归正传。
“李大人,开埠一事关系到这次朝廷解除海禁最终成功与否,以下官只见咱们最好还是仔细商讨一下,群策群力选一个最好的办法出来,您以为如何呢?”高拱在心底也是觉得李‘春’芳选取澄海最为开埠之地有些太过保守了,但是李‘春’芳毕竟是首辅,无论如何也不能直接反驳他的想法。
和沈崇名不同,李‘春’芳仗着首辅的地位可以不给他面子,但是在高拱这里李‘春’芳却不敢称大。要知道高拱虽是次辅,但是凭着其帝师的身份,在加上兼掌吏部,这地位比起李‘春’芳这位首辅只高不低。
现在高拱提议重新商讨开埠地点,李‘春’芳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点头赞同。“高大人所言甚是,开埠一事事关重大,咱们还是细细商讨一下为好。”说着,李‘春’芳瞟了一直未曾说话的陈一勤一眼。
自打陈一勤入阁以来,便同李‘春’芳走的很近,这次定下澄海为开埠之地也是二人商讨的结果。现在出现了不同意见,自然需要二人再次联手对抗了。
“崇名,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吧。”高拱笑着说道,直接将第一个发言的机会给了沈崇名。
沈崇名点头应是。这段日子他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早就对心目中的几处适合开埠的城市做了详细的了解。
“赵宋以及‘蒙’元都是海贸发达的时期,纵观两朝,皆以福建泉州为开埠之地。这几日下官对泉州做了些了解,认为其作为开埠之地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海贸贩运的货物以布匹以及瓷器为主。而在泉州,不但有织布行二百余户之多,更有南安窑、德化窑、安溪窑等多处窑口可以烧制瓷器。有了这一优点,选择泉州作为开埠之地便会大大的节省货物运费。第二,泉州乃兵家重地,福建水师常年驻扎在此,而城池之内更有朝廷大军拱卫,如果选择泉州作为开埠之地,就不需要咱们太担心歹人在此挑起事端。所以下官认为泉州乃是开埠之地的上上之选。”
沈崇名说的头头是道,根本没给李‘春’芳留下一点反驳的余地。同陈一勤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的无奈之‘色’尽收眼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