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军制改革 (第3/3页)
现在各地多数都是沿袭祖制,骤然动手罢免大批将领,只怕会让局势陷入混乱,所以,微臣以为这件事情必须循序渐进,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说着,张居正回头看了一眼徐阶,暂时把沈崇名的风头掩盖过去了。
“嗯,张爱卿言之有理!”隆庆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从大局着手,张居正确实是个相才,日后一定要好好培养:“沈爱卿,你又以为如何!”
“回皇上的话,微臣赞同张大人所言!”说着,沈崇名对着回头看向自己的张居正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过此事宜早不宜迟,只要朝廷计划妥当,必可保的局势稳定,现在动手割除弊端也无大碍!”
“呵呵,那沈爱卿就说说你的想法!”隆庆帝笑盈盈的问道,方才那股恼怒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看着众人都把眼光投向了沈崇名,跪的两膝发麻的欧阳老大人轻手轻脚的站了起來,一边揉着膝盖一边满是怨恨的看着沈崇名。
“皇上,这次不是倭寇袭扰沿海嘛,咱们大可以以此为契机,推行问责制,责令地方卫所将领严防死守,战败者治罪,胜倭寇者奖赏,保地方平安者不奖不罚,以此调动各级将领抗倭积极性,以免他们消极怠战,若是效果明显,就可以在各地推行了”
“嗯,沈爱卿所言有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隆庆帝笑眯眯的扫了一眼问道。
众人把目光投向了徐阶,想看看他的意思,徐阶也是心底盘算着这件事的利弊,琢磨一阵才俯首道:“沈大人所言有理,微臣附议!”
徐阶眼力自然是有的,也知道沈崇名这条办法切实可行,而且瞧隆庆帝的样子分明是中意的,若是自己再不顾风向反对,那可又要惹得他不快了,而且,这条办法虽然是沈崇名提出來,具体实行起來还是要靠内阁,对于自己也是利大于弊,沒什么值得反对的,倒不如顺水推舟同意了,到时真的有了成效大头还得自己拿,若是出了问題,也可以一推二五六把责任推到沈崇名这个提议者的头上。
一见徐阶也同意了,一众大臣纷纷躬身道:“臣等附议!”
“呵呵呵,既然众位爱卿都沒有异议,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來了,徐爱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内阁了,立刻拟文告知倭患再起的沿海各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去,到时出了问題也不要说朝廷不念他们先祖的恩情不给他们机会!”隆庆帝一语定乾坤,这件事就算是彻底定下來了。
“是,微臣回去就办,顺便调集人手研讨沈大人所言,看看他的方法如何推行才算适当!”徐阶笑盈盈的说道。
这话让隆庆帝大为满意,原本对他的芥蒂也消散不少,看來徐爱卿还是有见地的:“嗯,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朕只要结果!”
“是,请皇上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把这件事情办好!”徐阶打了包票,一场即将席卷大明朝的军制改革由此展开。
事后,亲历这件事的官员们也是感慨良多,要说军职世袭,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弊端,只可惜一句祖宗家法,谁也不敢去轻易触碰,生怕把自己搭进去。
沒想到沈崇名轻轻几句话就把这件事给提了出來,不但沒让人反对,多数人还是赞成的,究其原因,终究还是个‘势’字,凡事顺势而为,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