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3章 第一批人选公布!(3/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3章 第一批人选公布!(3/3) (第2/3页)

去找张中原。

    反正这秘密是关于他能否上新闻联播的,迟早他都会知道,不比急于一时。

    现在的他,正全神贯注的研究着C++语言,以及强脉冲离子束的问题。

    关于C++语言编程的计算程序,陈舟已经搞定。

    但是对其的学习,却并未停止,只不过稍稍延后。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温度分布范围可延伸至几倍于离子平均投影射程;表面温度上升时间与束流脉宽相当……”

    “也就是说,升温速率随束流功率密度增加而增长,相同功率密度下表面温度最大值随其脉宽增加而增加……”

    想到这,陈舟拿笔在草稿纸上开始写着相应的实验参数。

    【300KeV,100A/cm??,50ns强脉冲离子束辐照材料时,表面最高升温速度达~10^11K/s,最高温度达2170K,最高冷却速率达~10^10K/s,表面层内温度梯度很大……】

    写完后,陈舟看了看这段内容,又看了看电脑上模拟计算的结果。

    抬笔继续写到:

    【还有表面应力和热激波两种应力场,在与温度场相应区域内存在很大表面热应力(>>10^8Pa)与表面应力梯度(>>10^6Gpa/m),热激波也产生梯度高达10^6Gpa/m的应力场……】

    【同时,在靶背面区也有应力场,且因热激波的反射可能加强……】

    大半张草稿纸,全是陈舟根据模拟计算得出的结论,也是强脉冲离子束对金属表面改性的热力学过程的结论。

    到这里,关于后续实验整体设计的前置条件,算是理清了一半。

    还有基于熔坑的实验数据,以及离子源结构的问题。

    这是这几天,陈舟和杨依依尽力维持四点一线的生活节奏,所取得的成果。

    所谓的四点一线,就是宿舍到操场晨跑,到食堂吃饭,到图书馆研究学习,到宿舍睡觉。

    这是一个极其有规律的循环。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陈舟和杨依依的生活很是枯燥乏味。

    但是在他们俩的眼中,这却是极其充实的生活。

    而且,在这种相互陪伴,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氛围中,陈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