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开海鲜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章 开海鲜店 (第2/3页)

总体而言,南方海鲜质量远远优于北方。

    赵波主张要做就做最好的,从南方进货。

    太湖大闸蟹,个大体重、蟹黄肥厚、肉质细嫩、口味极佳。

    南通盛产文蛤赤贝,赤贝脆爽鲜甜、热量较低,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是老年人喜欢的美味佳肴。

    舟山温岭的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鲳鱼,闻名遐迩。

    漳州的鲍鱼、斑节虾、午鱼、黄翅鱼誉满天下。

    广东的马鲛鱼、白鲳鱼、油带鱼、兰花蟹大名鼎鼎。

    赵波对着一张中国地图,开出了一长串清单,随后,两人决定南下,直接到海鲜产地洽谈、签订供货合同。

    在出行方式上,赵波主张坐火车,方便便宜,但刘爱雨有坐火车的恐惧症,说既然考察海鲜产地,都在海边,坐船不更方便吗?

    赵波说,坐船行,就是慢,随你吧。

    刘爱雨不愿坐邮轮,人挤得满满的,一走就是几天,在固定码头按时停船,枯燥无趣;不如找一条货船,载三两人,随意停靠,清静又好玩。

    他们在天津码头盘桓很久,才找到了一条南下的船,船载了一批货物,正好去南通,赵波和船老大商议,要搭乘这条船。

    船老大说,船上就三两个人,条件差些,你们不嫌弃就坐吧,至于船钱,随便给几个就行。

    碰上了爽快人,赵波和刘爱雨很高兴,他们买大包的肉食干果,又买了几瓶酒,海上行船,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不着村不靠店,行程寂寞难熬,喝酒成了船工们有限的娱乐。

    船缓缓驶出了码头,汽笛长鸣,只见水天一色、苍茫无际,大群的海鸥在海面上飞翔。

    在广州时,刘爱雨虽然去过大海边,但只是在海滩上走了走,挖了几个贝壳,捡了几只海螺,没有下过水,这一次,才算是和大海真正的亲密接触。

    海鸥不怕人,它们绕着船飞着,刘爱雨在甲板上撒了一些面包屑,几只海鸥落了下来,有只胆大的,竟慢慢走到刘爱雨跟前,啄她手里的面包,刘爱雨惊喜地尖叫。

    二三月的时节,春风剪刀一样,刮在身上凉凉的,刘爱雨穿得薄,在甲板上呆得时间长。

    晚饭时,只感觉头昏脑沉、鼻塞咽痛,而且发起了高烧。赵波很着急,船老大说伤风感冒了,睡一觉就好了。

    船老大熬了一碗姜汤,赵波给刘爱雨喝了,然后把自己的被子都裹在她身上,只要身子发热,出一身汗就好了。

    也只能这样了,茫茫大海上,现在连一只鸟都看不见,到哪里去看医生?但愿她无大碍。

    这天晚上,刘爱雨做了一夜噩梦,梦中的东西形状怪异、又无比硕大,芝麻有西瓜大,花生像一只小船,而她却渺小到一粒尘埃。

    因为高烧,她在不断地说着胡话,她这个样子把赵波吓坏了,他拿着一条毛巾,不断地蘸上水,敷在她额头给她降温。

    船舱外面一片漆黑,只有马达的轰鸣声,而隔壁传来船老大如雷的鼾声。赵波不断地祈祷着天快点亮,天亮了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不知不觉中,赵波睡着了,天亮时,刘爱雨醒来了,她睁开眼睛,看见赵波趴在她床头昏睡,两床被子全都盖在她身上,他就这么守了他一夜,她心中一暖。

    睡了一夜,醒过来后,头不疼了也不眩晕了,感觉神清气爽。

    刘爱雨起了床,给赵波盖上被子,赵波突然惊醒,看见刘爱雨起床了,吃了一惊,问:“你怎么样了?”

    刘爱雨说:“好多了,你睡一会吧。”

    赵波说:“吓死我了,下一个码头一定要买些常用药。”

    赵波疲惫之极,上了床,一挨枕头,就打起了呼噜。

    赵波这一觉直睡到太阳偏西,他醒过来后,看见刘爱雨直直地盯着他,说:“你终于醒了,真能睡。”

    赵波说:“六七年了,从来没有睡过这样的透觉,在城里时,一直睡不好,都快要吃安眠药了。”

    船老大很不理解,一个正常的人怎么会睡不着觉?像他们这些常年跑船的,站着都能睡着,如果倒在床上,响雷都打不醒。

    船老大认为,一个人睡不着,是脑子没有闲下来,尤其你们有文化的人,总爱胡思乱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心没有静下来。

    船老大虽然文化不多,是个粗人,但他的话很有道理,赵波和刘爱雨都深有感触。

    赵波因为睡眠困难,看了很多医生,专家会诊、制定方案、心理咨询、安眠药等等,整了一大堆,弄得人紧张兮兮的,症状没有减轻,反倒加重了。

    而船老大的一句静心,让他茅塞顿开,原来,最高级的智慧和医生,都在民间,掌握在最平凡的人中。

    赵波肚子咕噜咕噜叫,从昨晚到现在,他没有吃东西,早就饿坏了。

    船老大从水桶里捞了两条鱼,说上午刚钓的,鲜着呢;又到船舱里割了一块腊肉,取了几个鸡蛋,蒸了一锅米饭。

    一个小时后,饭菜都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