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魁星楼上的灯火 (第2/3页)
陈背篓气冲冲地把她推回屋里,他最恼火的是,在他教育陈望春时,何采菊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地庇护和纵容。
陈望春趴在肉案上,肉案上有刀砍斧垛的裂痕,有乌黑的鲜血,有毛发肉屑,一股难闻的血腥味直扑鼻子。
陈望春先是屁股钻心地疼,后来他感觉不到疼了,只是鼻子和眼睛酸酸的,想流泪。
陈背篓的暗中观察被学生发现了,他们偷偷地给陈望春通风报信,这样以来,陈背篓就抓不住陈望春的茬。
他迅速调整了斗争策略,他戴了墨镜帽子,伪装之后,冷不丁出现在教室宿舍的周围,有时是在操场甚至厕所,经常搞突然袭击。
陈背篓之所以去厕所,听说很多学生在厕所偷偷抽烟,那么里面有没有陈望春呢?
除了自己跟踪观察,陈背篓还广泛地和老师同学接触,大范围地调查了解陈望春在学校的种种表现。
东亮开玩笑说:“陈望春,你爹简直是个间谍。”
刘爱雨说:“是个狡猾的特务。”
学校老师对陈背篓此举大为反感,上课时,他站在窗子外面偷听;下课后,他堵住老师问这问哪;跟到办公室,探讨学习方法、教育惩戒学生的手段;像校长主任一样,翻看教案、作业、试卷。
教师会上,初一(1)班的任课教师,对陈背篓的行为愤怒地谴责和控诉,说感觉是在白色恐怖之下工作,国民党的军统、美国中央情报局、苏联的克格勃也不过如此。
对老师们的意见,徐朝阳校长沉吟了一会说,年轻老师不了解历史,在座的老教师应该记忆犹新。
二十多年前,我们是开门办学,工人农民不但走上了讲台,还管理学校,这种模式到底有利还是有弊,我不做评价。
陈背篓经常性地深入教学一线,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点影响,但我们要理解他这种望子成龙的迫切期望,他的根本目的是要陈望春搞好学习,这对我们的工作有帮助,而不是破坏。
他翻看你们的教案,看你们批阅的作业,和你们交流沟通,都是对教学工作有促进的嘛,大家要包涵理解,要有陈背篓这种锲而不舍的劲头,狠抓教育、创造我们油坊门学校的奇迹嘛。
陈背篓对陈望春学习的全程监控,使刘麦秆心慌意乱,他没有陈背篓那么多的点子,也缺乏他那种钻牛角尖的劲头,他尽管对刘爱雨提了很多要求:譬如每天的课要听懂、按时完成作业、要考过陈望春等等。
但他讲过就忘了,只有计划,而不去抓落实,有时候记起来了,发一通火。
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能亲自监督刘爱雨做题,刘爱雨一拿起书本就犯瞌睡,刘麦秆小时候也听过许多勤学苦学的故事,譬如程门立雪、凿壁借光,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