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求与证 (第2/3页)
老夫知晓,那日所谓圣池中的场景,是你亲眼得见,可是你要明白,在这样玄奥的篆纹面前,弥散在天地间的灵光会骗你,你的眼睛看到的一切会骗你,你烙印在神魂中的记忆也会骗你。
这一点,你无需惊诧,道不远人,道本就在天地间,在万物生灵中,白云是道,你我脚下的这座山也是道;金玉是道,屎溺亦是道;这人世间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芸芸诸修,也包括你我二人,无一不是道。
可你睁开眼睛去看,能够看到的只有天高地阔,只有清清浊浊,只有披毛带甲、湿生卵化。道在天地万物中,可你尽得观览天地万物,却无法看见道,故人修行便是求道,故修士飞升便是证道。
又如你我二人,同是修士,缘何你是结丹,我是驻世地仙?都在求道,缘何会有高下之别?长生仙途又为何要以境界划分?因为你只能感触和明悟你能接受的那些道理,而老夫有我能接受和明悟的道理。
长生仙途便是这么一个求与证大道的过程,老夫即便将自身全数感悟烙印在你的神魂中,你也只能理解到自己能接受的那些,故而雷元鼎你能直视一息,可长久看下去,一味强求,反而会遭。
妖神的文字亦是如此,你看到的,你记下的,都是你自己能够承受的,于是你顺理成章的认为自己记下了全部,熟知映照真正的妖神文字而言,这里又有多少是对的,多少的错的?
即便是老夫今日翻阅这部手稿,以我以及的道识,察觉到了诸多谬误之处,熟知在这之外,又有多少谬误是老夫都未曾发现的,那些便是超越了老夫能够理解与接受的范畴之外了,求道之乐,求道之苦,皆在于此。”
说到最后,安文子掌教声音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感慨。
原地里,柳元正亦将掌教的这番话在心头翻来覆去的品读,只觉得心中明白了许多,可与此同时,心中的困惑却也更多。
最后,少年只得半知半解的点了点头。
“掌教,弟子大约明白了,那日看到的许多场景,大半都是外相,恐怕这书中所写的妖神文字,涉及本真的少之又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