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所谓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 所谓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第2/3页)

向书。

    罗斯将其平静地推向诺曼一侧。

    “我们非常认可阿迪达斯的品牌实力和诚意,”罗斯语气稳健地说道,“但商业合作的基础是价值对等。请看,这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现实。”

    诺曼的目光扫过那份文件上的数字,表情瞬间凝重。房间内的空气似乎也随之凝固。

    片刻沉默后,诺曼并未直接拒绝或辩解,而是拿起手机,神色严肃地对众人说:“请给我几分钟。这件事,我需要获得总部的授权。”

    几分钟后,诺曼喜上眉梢地走过来说道:“总部同意了。”

    徐凌不语,只是对罗斯点头示意。

    莱昂·罗斯则代表整个团队作出表态:“劳伦斯,贵公司的诚意与决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阿迪达斯的诚意。但出于对所有谈判方,尤其是对耐克事先承诺的尊重,我们必须完成明天的会面。但我可以向您保证,这将是最后一场会谈。”

    诺曼虽然希望立刻落笔签章,但他完全理解这种专业的行事准则。他点头回应:“没问题,我们会等待你们的最终决定。”

    走出四季酒店的那一刻,罗德里克·克雷格忍不住将心中的疑惑脱口而出:“我们真的还有必要去见耐克吗?他们难道还能开出比这更好的条件?”

    “大概率不会。”莱昂·罗斯淡淡一笑。

    “那我们还去浪费时间干嘛?”

    “嘿,罗克,”这次开口的是徐凌,“那可是耐克。就算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我也得亲眼看看,他们究竟为我准备了怎样的一份‘邀请函’。”

    次日上午,耐克预订的会议室里。

    氛围与阿迪达斯的热烈争取截然不同。耐克的谈判代表团有两人:一位是来自俄勒冈比弗顿总部、负责篮球事务的高级总监托马斯·豪斯(Thomas House);另一位,则是勒布朗·詹姆斯的挚友及商业心腹——马弗里克·卡特。由于勒布朗与徐凌同属莱昂·罗斯代理,卡特的出席名义上是“协助沟通”,实则更像是一种姿态的展示。

    卡特此前已在与詹姆斯的私下会面中见过徐凌,他那种依仗巨星好友地位而略显浮夸的作风,并未给徐凌留下多少好印象。

    会议伊始,耐克一方便展现出了一种近乎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托马斯进行了一段冗长而精致的品牌自述,细数耐克携手乔丹、科比等巨星的辉煌历史。

    “伊莱,”豪斯的最终总结仿佛在陈述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选择耐克,远不止是选择一份合约。这意味着您将加入一个真正的精英俱乐部,成为体育世界最强大、最显赫帝国的一员。这是绝大多数运动员梦寐以求的通行证。”

    马弗里克·卡特随即附和,对徐凌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没错,勒布朗也总是说,在这里,你得到的远不止是支票,而是一个王国。这就像是你拿到了通往传奇的钥匙。”

    托马斯·豪斯的这番话,效果远不如劳伦斯·诺曼那般打动人心。他花了大量时间回顾耐克的辉煌历史,不断强调代言耐克所带来的“荣耀”,却几乎未曾提及耐克对徐凌个人有任何具体、长远的发展规划或品牌投入。

    这给人一种清晰的印象:他们看重的并非徐凌本身的潜力,而是他所代表的中国市场。这本身无可指摘,毕竟所有品牌对徐凌的兴趣都根源于此。但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究竟愿意为这片市场付出怎样的代价?

    徐凌听罢,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干脆地打断了对方的品牌叙事:“让我们直接谈谈合同吧,豪斯先生。”

    豪斯似乎早有准备,从容地示意助手将一份预先草拟的合同递到桌对面。

    莱昂·罗斯接过文件,迅速翻至关键页阅读细则,那些额外的补充条款与奖励和阿迪达斯相比大差不差。随即,罗斯的目光在数字上停留了片刻,然后便不动声色地将合同轻轻转向徐凌,手指精准地指在金额条目上。

    7年4000万美元。

    徐凌的目光从合同转向托马斯·豪斯,平静地问道:“我了解到,贵公司刚刚与凯文·杜兰特达成了一份7年6000万美元的协议,对吗?”

    豪斯似乎预料到这个问题,点了点头:“是的,凯文无疑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年轻人,我们对他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那么,”徐凌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对方,“能否请您帮我解惑?根据几乎所有可见的标准——我拥有更辉煌的NCAA成就,带领一支天赋远不如德克萨斯大学的球队赢得了全国冠军。更重要的是,我正是在与杜兰特的正面对决中,在他的防守下投中了终结比赛的超远三分。为什么明明我已经证明了自己是更强的球员,最终得到的报价,却要比他少了整整两千万美元?”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莱昂·罗斯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豪斯,等待他的回应。

    托马斯·豪斯脸上依旧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伊莱,我们评估一位球员,看重的是他未来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过去的荣誉。我们对商业价值的判断,依托于一整套成熟的预测模型。这其中考量了诸多维度:比如身体天赋的可开发空间、技术风格能否持续进化、以及......你能否真正融入并吸引北美这片主流市场。”

    “坦白说,你在NCAA的成就固然耀眼,但它无法直接等同于NBA的成功,更无法简单兑换为市场的商业回报。我们目前的这份报价,正是基于这个严谨体系所评估出的价值体现——它精准地定位了你当前所处的区间。耐克始终坚持的,是以最专业、最长远的眼光来陪伴运动员成长,而非仅仅追逐短期的热度。”

    耐克对其评估球员潜力的精确性有着近乎偏执的自信,而这份报价,便是他们用合同金额写出的结论:徐凌的未来发展绝对无法与凯文·杜兰特相提并论。

    那一刻,徐凌感到一股熟悉的怒火在胸中翻涌——那是在试训期间,被开拓者和超音速以“潜力”、“未来上限”等虚无缥缈的理由一在轻视和排除时所积压的愤懑。这份情绪本已随着灰熊的认可而消散,此刻却被托马斯·豪斯这番傲慢而官方的说辞重新点燃,甚至更为炽烈。

    就在他几乎要当场让耐克“滚蛋”的瞬间,那个本不属于谈判桌、仅仅凭着“勒布朗兄弟”身份硬凑进来的马弗里克·卡特,忽然笑着插话,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嘿,伊莱,给我一分钟,我们私下聊两句。”

    他不等徐凌回应,便自顾自地走向窗边的休息区。

    徐凌压下已经到了嘴边的话,面无表情地跟了过去。

    卡特立刻换上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凑近徐凌,声音压低却难掩其中的兴奋。“听着,bro,我完全理解。钱嘛,谁都会在意。”

    “但你得看长远点,看看更大的局面。耐克就是篮球世界的通行证,是职业篮球界的天花板。只要你穿上这个标志,所有的门都会为你打开——媒体、曝光度、行业的顶级资源......勒布朗也非常期待你能加入我们,他亲口跟我说,‘Mav,那孩子需要看得更加长远’。”

    卡特凑得更近了些,语气变得更加真诚:“钱的事情,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要勒布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