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溶洞迷阵现端倪 (第3/3页)
喊道,“阴煞之物最怕阳火!”
弟子们纷纷响应,数十道火球同时飞出,溶洞内顿时亮如白昼。火焰灼烧白骨的噼啪声不绝于耳,夹杂着凄厉的尖啸,那些被炼化的怨灵在火焰中痛苦挣扎。趁着这个间隙,凌云发现溶洞顶部有许多钟乳石,其中七根特别粗壮,顶端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师叔快看!那些钟乳石才是真正的阵眼!” 他指着顶端,“阴煞之气是从那里源源不断地流下来的!”
苍松执事抬头望去,果然发现钟乳石表面刻满了幽煞教的符文。“凌云带三人去破坏阵眼,其他人跟我继续深入!” 他挥剑斩断缠来的白骨,“记住保持联络,玉简有异动立刻撤退!”
凌云点了三名擅长轻身术的弟子,借着火球的光芒向上攀爬。溶洞岩壁湿滑异常,布满了细小的孔洞,不时有冰冷的液体滴落。大黄四肢并用跟在后面,锋利的爪子在岩石上留下深深的抓痕。
爬到一半时,凌云忽然发现岩壁上有一处凹陷,里面隐约有光芒闪烁。他示意弟子们暂停,小心地清理掉凹陷处的碎石。里面露出一个小小的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本泛黄的玉简,上面布满了灰尘。
“这是……” 凌云拿起玉简,吹去灰尘,只见封面上写着 “蜀山秘录・幽煞篇”。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着百年前蜀山与幽煞教大战的秘闻,其中一段引起了他的注意:“幽煞秘法,以七窍玲珑心为引,聚七七四十九生魂,借月圆之力可通幽冥,召始祖之灵……”
“原来他们要找的是七窍玲珑心!” 凌云心中剧震,这时怀中的灰白玉简突然剧烈震动,与手中的秘录产生共鸣。两道青光交汇之处,浮现出一行新的文字:“心在月中,门藏水府”。
“不好!” 凌云猛然醒悟,“我们中计了!溶洞不是关押人质的地方,真正的血祭场所在……” 话音未落,整个溶洞突然剧烈摇晃,顶部的钟乳石开始大量坠落。
下方传来苍松执事的喊声:“凌云!快下来!溶洞要塌了!”
凌云将秘录收入怀中,带着弟子们迅速下撤。刚落地就被苍松执事拉住:“人质不在里面,只有一些傀儡!我们必须立刻撤退!”
众人且战且退,身后的溶洞不断坍塌,阴煞之气如同潮水般涌出。当最后一人撤出洞口时,整个望月台突然爆发出耀眼的红光。七块巨石同时裂开,露出里面包裹的血色晶石,将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凌云抬头望去,只见一轮圆月已悄然爬上中天,月光透过血色晶石,在地面投射出七个诡异的光斑。更令人心惊的是,望月台下方的云雾中,隐约浮现出一座巨大的城门虚影,门上刻满了与幽煞教幡旗相同的骷髅符文。
“血启天门……” 凌云喃喃自语,终于明白玉简上那句话的真正含义。怀中的秘录与玉简同时发光,在他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图 —— 真正的人质关押地,竟是在望月台下方的暗河之中。
苍松执事脸色凝重如铁:“传我命令,所有人立刻回撤执法堂!幽煞教的真正目标,是利用望月台的灵脉,打开通往幽煞界的大门!”
撤退的号角在山谷中回荡,凌云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在月色中若隐若现的幽冥之门,握紧了怀中的两样宝物。他知道,今夜的战斗才刚刚开始,而那个关于 “七窍玲珑心” 的秘密,或许正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大黄蹭着他的手心,发出低低的呜咽,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月光下,蜀山群峰的轮廓在血色雾气中若隐若现,一场关乎整个修仙界存亡的大战,已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序幕。而凌云怀中的灰白玉简,此刻正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它主人的不凡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