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朝廷之争 (第2/3页)
职位,统领全国兵马。大司马并不是实际的官职,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一般由大将军兼任。大司马位列三公,算的上是文臣武将的最高荣誉)
“看茶。”
待几人书房落座后,霍将军仔细询问了渭水河畔的截杀详情,然后说道。
“看来,有人不希望你入京。”
“为何”李景瑞离开京都三年之久,显然未曾了解到如今的朝廷明争暗斗,双方都在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博弈。而恰恰李景瑞的到来,明显动了对方的蛋糕。
“你可知,此次你入京,除了面圣详述案情外,还有另一要事”霍将军抿了一小口茶后接着说到:“上个月户部尚书借由年事已高,如今已经辞官在家,如今户部尚书之位空缺,几方势力都想趁机拿下户部这一国之命脉,这次老朽准备推你上去。”
“霍将军,据下官所知,当朝户部尚书吴秀贤年仅五十有四,正是报效朝廷之时,怎么会”李景瑞惊讶的看着霍大将军说道。
霍去病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示意道:“正因如此,所以此次尚书之位,还得麻烦贤侄去担任。”
“没想到如今朝廷之争已经到了这地步”李景瑞摇了摇头,想来也是对于同僚的遭遇感到惋惜。
四月中旬,已入初夏,北方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天的连绵大雨,大量淤泥冲入黄河中,从上游一直到东郡濮阳,河床一直在抬升,终于在濮阳瓠子口决堤,洪水泛滥十六郡境。圣上命户部十日内统筹白银二百万两,粮食五百万石用以赈灾之用。奈何大汉近年来,北方常年驻扎三十万军马,南域十万,西域二十万,加之驻守京都的十万大军,大汉每年国库收入已然收不入敷,想要十日内筹备显然是天方夜谭。
是以,国师张衡为首的官员借机弹劾户部的赈灾不利,言中之意竟然污蔑户部尚书中饱私囊,这本非是户部之过,实乃国力之匮乏,圣上虽未责罚,但吴尚书何曾受过如此冤屈,一气之下竟然真的病倒了,索性便辞去了官职。
“如今的户部侍郎颜如景是国师之人,国师显然是想借此机会扶持他上位。如今兵部,礼部,吏部皆由大汉忠骨之臣所掌控。工部,以及刑部却已然被国师所控制。老朽并非争权夺势之人,若非他张衡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整个朝堂交予他又有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