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屋檐和解与雨幕揪心 (第2/3页)
用袖子擦干眼泪,挤出一个笑容,问他“作业写完没,饿不饿”。他知道她不容易,哪怕曾经被她冷待,心里有过委屈,也从没想过要怪她。
“爸,你别跟阿姨离婚!”李京京突然鼓起勇气,大声喊出声。他的声音还有些稚嫩的颤抖,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往前迈了一小步,仰起脸看着***,眼神里满是恳求:“阿姨每天都很累,晚上还要熬夜织毛衣补贴家用,她不是故意对我不好的!咱们一家人好好的,不好吗?”
王丽君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张着嘴,愣在原地,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了下来,顺着脸颊滚落,砸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曾经那样对待这个孩子,可在她最狼狈、最无助的时候,他居然还会站出来帮她说话。愧疚像潮水般将她淹没,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赶紧低下头,用粗糙的袖子擦眼泪,肩膀控制不住地一抽一抽的,连耳朵尖都红透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把京京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把以前欠他的关爱与温暖,都一点点补回来。
***看着儿子认真的脸庞,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本就不想离婚,四十多岁的人了,早已过了冲动的年纪,更经不起生活的折腾。更何况,他不想让孩子们在破碎的家庭里长大,不想让他们像京京小时候那样,承受没有完整家庭的委屈。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的怒火散去不少,多了几分疲惫:“既然京京都这么说了,那这事就翻篇。但王丽君,我跟你说清楚,以后京京就是咱们的亲儿子,你要是再敢对他不好,咱们就真的完了,我绝不原谅你。”
晚饭时,小小的餐桌上摆了四菜一汤,看起来还算丰盛,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只有一盘青椒炒肉里有几片薄薄的肉,其余的都是炒青菜、凉拌黄瓜和番茄蛋汤,鸡蛋少得可怜。唐飞坐在桌边,皱着眉头,手里的筷子在盘子里拨来拨去,满脸的嫌弃——他在家时顿顿有肉,鸡鸭鱼虾换着花样吃,哪里吃过这种几乎没什么肉的饭菜?“这肉也太少了吧?”他忍不住小声嘟囔,语气里满是不满。他用筷子挑起一片肉,不小心溅出的汤汁洒在旁边马小跳的校服上,马小跳“哎哟”一声,赶紧用纸巾擦衣服,脸上却没什么不满的神色。
王丽君没注意到这边的小插曲,她的注意力全在李京京身上。她温柔地搂着李京京的肩膀,夹了一筷子青菜递到他碗里,笑着说:“京京,多吃点蔬菜,补充维生素,长身体。”说完,她又转向坐在对面的薛老师和欧阳记者,热情地招呼:“薛老师,欧阳记者,你们别客气,多吃点,都是家常便饭,别嫌弃。”
“阿姨,您也吃。”李京京乖巧地夹了一筷子土豆,放进王丽君的碗里。
王丽君看着孩子懂事的模样,眼眶又热了。她放下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肉,递到李京京嘴边,声音放得特别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京京,以后别叫阿姨了,要是你不嫌弃……就叫我一声‘妈’,好不好?”她是真心实意的——这孩子不仅帮她保住了家庭,还那么懂事体贴,每天放学回家都会主动扫地、洗碗,还会辅导弟弟妹妹写作业。哪怕之前她对他不好,他也从没抱怨过一句。这么好的孩子,她怎么能再亏待他?
李京京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像熟透的苹果,连耳朵尖都泛着淡淡的红晕。他愣在那里,嘴里的饭都忘了嚼,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小兔子,“怦怦”跳得厉害。那些被同学嘲笑“没妈的孩子”的委屈,每次看到别的同学有妈妈来学校接送、给他们送雨伞时的羡慕,还有此刻突如其来的幸福,都在他的心里搅在一起,让他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他紧紧攥着衣角,手指都泛白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王丽君满眼期待地看着他,双手微微发抖,连呼吸都屏住了——她怕听到拒绝,怕自己还是没能走进这孩子的心里,怕自己终究还是欠他太多,没办法弥补。
李京京其实一直渴望有个妈妈。小时候在村里,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牵着小手去村口的小卖部买糖吃,只有他跟着爷爷生活。村里的人总在背后议论他,说他是“瘟神”,是他克死了自己的妈妈,连爸爸都不要他了。那时候他才三四岁,不懂什么是死亡,只以为是自己不乖,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为此常常躲在爷爷的身后偷偷抹眼泪。后来长大了,知道妈妈是因为难产去世的,他不再奢望妈妈能回来,却还是会在看到别人的妈妈时,忍不住多看两眼。直到爸爸把王丽君带回家里,说她会成为他的新妈妈,那时候他偷偷在被子里笑了好久,觉得自己终于也有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