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蓟州救人 下 (第2/3页)
说,不管是谁,老夫就是亲自为他抬轿也愿意。”
看着萧八喜一副急赤白脸的样子,一旁的大夫人一脸的不高兴:“倘若是老身病了,不知道有没有这份福气。”
被她这一句抢白,萧八喜自知口没遮拦,讨了个没趣。
两口子各怀心事,屋内气氛尴尬了片刻,那小娘娘又是一阵发作,吭哧嗨哟地喘气,满口胡言乱语,什么大夫人人老色衰嫉妒自己了,二夫人五夫人合起伙来为难自己了,老爷如何床帏之中没个正形了……越往下说越没正经。萧八喜跺脚道:“哎哟我的神医呐,这到底该怎么办呐?你……你就别卖关子了。”
伍拾玖故作神秘冲萧八喜招了招手,趴在他耳朵上小声说了几句,萧八喜脸色大变:“这怎么能行?我听说她自己就是个疯子,而且这人名声不好,怎么能治病?”
伍拾玖笑道:“梁家小姐当初和你家娘子得的是一个病,但她有家传祖方,经过这大半年的调养,人已经好了。所以,治这个病她若不行,谁行?”
萧八喜两眼瞪得溜圆,半天仍不敢相信。
伍拾玖道:“这样吧,萧老爷,你可以现在差人去请梁家小姐,到了这里,能治不能治,一试便知。”
辰时刚过,一个家丁小跑着冲进梁府大堂,磕磕巴巴道:“老爷、老爷,军州的萧老爷想请您和梁小姐一去过去一趟,车马就候在门外。”
梁富平做药材生意,缴税尤其要多,但平时上下打点,平衡地方刺史和军州的关系,也算当地的“头下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纳税大户。此时忽然听到蓟州府军州大人来请,而且还要自己带着女儿一起,不由得满心惶恐。
燕云地区百姓在契丹人管制下苦不堪言,官府动辄就给编织罪名,强征重税。
梁富平以为女儿的事要被官府治罪,哆哆嗦嗦带着梁碧莹来到萧八喜府上,一进门倒头就拜,磕头如同捣蒜,一个劲地求老爷开恩。
萧八喜赶忙上前扶起:“梁员外不必多礼。我……咳,我家小娘子偶感心疾,这个……行事有些……有些失常。听闻……听闻这位伍半仙推荐,梁小姐能驱鬼去病,有起死回生之术,本官特意来请,还望梁小姐不吝援手,救救我家娘子吧。”
这话把梁富平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说我这女儿的疯病还是伍公子他们治好的,她怎能给别人治病?这伍公子和双姑娘什么时候又成了半仙?他们这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他心里这么想,当着军州大人的面又不便直说,只是推辞道:“犬女如何有这能耐,还请大人明察。”一边说一边磕头。
一旁的伍拾玖见梁碧莹站着不动,连使眼色。梁碧莹会意,缓步走到那小娘子床前,先是把了把脉,接着又单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对萧八喜行礼道:“萧老爷,民妇斗胆猜测,小夫人莫不是被老爷的名讳冲了喜,又惹上黑山神附体,这才出现幻视幻听的症状?”
萧八喜一听,连连点头:“是是是,梁小姐神断,刚才这位伍半仙也是这么说。”
梁碧莹道:“若治此病说难不难,说易却也不易,只是怕熏着老爷和夫人。”
萧八喜忙道:“不碍事不碍事,梁小姐只管行医用药,只要能医好了我家小娘子,什么都能接受。”
梁碧莹点了点头,又和伍拾玖双夕夕对视一眼,三人心领神会,取出帕子来绑在口鼻处。
“劳烦婆婆去取一碗鲜蒜,一碗生姜全都捣成泥,再取个汤勺来。”
两个婆子答应着去了,梁富平眼见女儿又是掐诀念咒,又是把脉开方,现在又以帕巾遮面,不禁满腹狐疑,搞不懂女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倘若一会儿治不好病,梁府上下老老少少可还有好日子过?
他在那胡思乱想心神不定,一时间却也无计可施。不一会儿,下人端来一碗蒜泥,一碗姜碎,梁碧莹又从怀里取出个小瓶倒了些丹药出来,与蒜泥姜末和在一起,搅拌均匀,一勺一勺给那小娘娘喂了下去。
还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只听被窝里“叮当”一阵屁响,过不多时一股恶臭散发了出来,在场众人全都捂住鼻子,终于知道三人为何提前捂住口鼻。
不一会儿满屋臭味,大夫人有些挨不住,道:“老身气闷,去外面等。”掩着鼻子小跑了出去。
又挨了一会儿,那小娘娘只是一个劲地放屁,又响又臭,萧八喜也忍不住,干呕了几次,涨红了脸道:“本官……本官……”话没说完,一捂嘴也跑了出去。屋内只剩伍拾玖、双夕夕、梁碧莹、梁员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