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63章 抉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63章 抉择 (第2/3页)

融合的概念,赢得了满堂彩。

    她站在讲台上用英语阐述自己想法时,眼神专注,脸上自信满满。

    那个曾经躲在墨痕会所角落里只会悲戚的影子,正在被她的独立坚强慢慢覆盖。

    她会偶尔想起那个失去的孩子,心口会痛,但已不再撕心裂肺,转而是深沉的纪念。

    甚至伴随着她对那个孩子的愧疚。

    她甚至开始尝试将这种情感融入设计,创作了一枚极其精巧的胸针,造型是破碎后又用金线缠绕修复的羽翼,既是哀悼,也是希冀。

    与此同时,在国内的顾承煜,正为他得到的那条微弱线索而疯狂。

    佛罗伦萨的设计研修班。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动身飞往意大利。

    然而,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那所著名的设计学院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障碍。

    欧洲极其严格的隐私保护法成了第一道拦路虎。

    学院管理层礼貌又坚决地拒绝透露任何学员的个人信息,即使顾承煜表明自己是寻找妻子,甚至出示了结婚证。

    校方也以“无法确认您与学员关系的真实性及学员本人意愿”为由,拒绝提供帮助。

    “先生,除非学员本人同意,或者有当地法院的强制令,否则我们无权泄露任何信息。”接待他的行政人员面无表情地重复着规定。

    顾承煜试图在学院附近徘徊,希望能撞见林汐。

    但学院位于佛罗伦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众多,且作息时间不一。

    他守了两天,如同大海捞针。

    他雇佣的本地私人侦探进展也极其缓慢。

    因为林汐的生活轨迹实在太简单,几乎不参与社交活动。

    最关键的是,沈砚提前打下的招呼起到了作用。

    他那位在佛罗伦萨的“老朋友”,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华裔艺术评论家,在林汐入学之初就巧妙地和校方关键人物打过招呼。

    他暗示这位年轻的中国女性艺术家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进行创作,不希望受到任何不必要的打扰。

    虽未明说,但确实让校方在处理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