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九鼎! 九鼎! 下 (第2/3页)
说中的九鼎比拟的。
至今人们已经无法猜测九鼎的大小重量几许,可是战国策里面,却有着一段记载:秦人攻打东周,想逼迫周人献鼎,而周太师颜率却向地理疆域完全不接沿的齐国求助,允诺秦人退兵献九鼎于齐。可等秦人退兵之后,颜率却以道路不通、九鼎过重为由,婉拒了齐人的要求。并且列出了具体数据:商朝时期,盘庚迁都,搬运九鼎时候,一共动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即每个大鼎需要九万人才能拉的动。而齐王听到这个数据后,就知道不可能从领土不沾边的东周得到这九鼎,只好作罢。
这个数据或许被夸大,但是也足以证明,这九个大鼎很大,很重。
的确如此。这九个大鼎如九个巍峨的小山一眼伫立在面前。其中最高的一个约十米左右,剩余的八个鼎稍低,如众星捧月一般把它拱卫在中央。而每个鼎身都是方形,三足,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符。这些字符闪烁着熠熠的光芒,让人心跳加速。站在九个大鼎下面,人的渺小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当年铸造这九鼎的大禹,恐怕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让世人站在九鼎面前发现自己的渺小,而对他所掌握的王权产生敬畏的感情。而古风淳却很清楚,凌驾于大禹的王权之上,却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神权,神只要动一动手指,他的王朝就瞬间化为粉齑。
“这就是九鼎啊……”陈四的声音变得嘶哑了起来。九鼎在他心里头的含义远比在古风淳心里的还要大。他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封建时代,王权至上的理念在他心中还是占据着极大的位置,坐拥九鼎的人,就是高高在上的王者。虽然他不是一个栈恋权力的人,但是看到九鼎的时候,心里头仍然挥之不去一种英豪之气,仿佛天下在握一般。
“这就是传说中的九鼎?好大,好高啊……”罗小丹也忍不住惊叹了起来,尤其是看到那上面所铭刻着的文字和精美的图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