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4.鸳鸯五珍脍探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84.鸳鸯五珍脍探讨 (第2/3页)

    凌睿轻笑,点头,“好,我知道。”

    “那个火腿,稍稍切厚一些,太薄了吃起来感觉不满足。”李宇轩又道。

    凌睿无奈点头,“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火腿,凌睿不会丢掉,光是做这道菜,就能衍生好几道菜,蒸火腿,火腿豆腐羹,鸡汤,只不过,这边人多,却也是不够吃的,还得加上其他菜。

    大多数人喜欢吃肉。

    肉要厚实。

    过薄的,很多人会觉得塞牙缝都不够。

    显然,李宇轩就是这样的人。

    “是得多做点儿。”陈克州也走了过来,身后,跟着那位老师傅,“不过,鸳鸯五珍脍的食材,你有想好吗?”

    “哪儿这么容易?五珍是哪五珍?既为脍,细切肉也。”凌睿无奈,道,“《诗经·小雅·六月》说,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说的是当年周朝的军队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而归。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

    “所以,五珍脍一定是有生鱼片的,但是具体是什么鱼?”

    其他人顿时没有了声音。

    “老范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有鲈鱼的。所以,节目组准备的中华鲟是什么意思?”凌睿看向陈克州。

    陈克州:……

    “因为中华鲟近些年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我觉得应该算一珍吧?”

    “老范是?”一旁,李宇轩问道。

    “范仲淹。”跟在陈克州身后的老师傅笑着回答,“凌睿小兄弟知识果然很广啊。”

    “一般。”凌睿随即看着那位老师傅,“不知道老师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鱼脍,是以新鲜的鱼贝类切成片,有鱼了,就自然要有贝。”老师傅笑着道,“所以,不妨选一种贝类,这样就算凑成了两珍。”

    凌睿点点头,“这倒是可以,但淡水贝类多有寄生虫,生食,怕是不太好,便是鱼脍,古人多食淡水鱼,也往往感染了寄生虫,无可奈何,所以,我是真的不愿意做这道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