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导火索(三) (第2/3页)
道世家的厉害,所以一直在想法设法的找理由找借口整世家们,再加上程昱和满宠这两个酷吏,一度让世家们绝望不已,还好,曹老大也不是傻子,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当年的兖州之乱还是前车之鉴啊。
“所以说,父亲,魏公这一次是要拿我等开刀了?没理由啊,我等士族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魏公的事儿啊。”荀恽还是有些不解,其实他的想法没错,士族们虽然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小心思,但是总体上大家还是支持曹老大的,并没有背着曹老大做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嗯,在他们看来,吃点空饷是正常操作,大家都是爱面子的士族,出行啊,招待朋友啊等等等等都是需要经费的,又不是谁家都像荀家这样有土地有名望或者像黄襄那样‘暴发户’。
众多的士族其实说起来家境并没有多富裕,土地多没用,又不是盛世,到处打仗,土地再多没人种植也是虚的。
“长倩,你啊,叫你平时多学点知识,偏偏要去和四公子接触,你是如何想得?”
作为荀家的掌门人,培养下一代基本上是放养,当然了,不是完全放养,甚至可以说在他们小时候学习的非常严格,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锻炼身体都是有规划的,但是,只要十六岁及冠之后,家里基本上就不管了,美其名是个人的自由,其实世家对内是比较残酷的,因为他们采用的狼群争斗的方式决定出家族继承人。
所以,哪怕荀彧并不看好曹植,他也不会替荀恽做主,这个儿子不行了,还有别的儿子,比如说六子荀顗就和曹丕有些来往,虽说不及黄襄司马懿等人那么近,但是也比较交好。
所以,这其实并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就像荀彧和他弟弟荀谌一样,分别出仕曹老大和袁大少,最后大少败了,荀谌毛事儿都没有,照样在颍川悠哉悠哉地做他的教书先生。
当然了,多少还是要关注一下的,好歹也是自己的长子嘛。
不过,荀恽想说的显然不是这个,或者说,并不想细谈。
“父亲,平原侯才气无双,颇得魏公喜爱,魏公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说四公子像他,虽然二公子是五官中郎将,四公子并无任何职位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