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阳文会(一) (第2/3页)
修、其次便是荀恽、再次就是诸葛诞,以及庞统,有名的也就这四人,其他的都是小世家的子弟们,本事是有的,不过并不出众罢了。
其实从曹植的安排来看,就知道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虽说有杨修是他最为倚重的心腹,荀恽只是比较看好曹植,并没有真正的站队,想也想得到,是因为他老爹荀彧的指示。
但是,作为颍川士族掌门人的荀家下一代家主的荀恽,怎么着也要抬举一下吧?
至于其他的人,夏侯尚纯粹是武夫,打酱油的,别的人就是被曹植拉过来的,当然了,大多数还是愿意过来的,除了黄襄,因为他真的是个半调子,不像陈群、陈琳、阮瑀、徐干、刘桢这些正儿八经的才子那样。
曹丕是不会来的,他很忙,虽然他没有爵位,但是有官职啊,所以也是在家里进行完活动之外,继续回到官衙工作,哪怕不工作他也不会来,并非因为和曹植不对付。
就算再怎么不对付,曹老大还看着呢,他也要表现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来,真正的原因是黄襄说的,要做孝子,而且已家为重,这种时候,基本上国事也属于曹老大的家事了,所以他忙,也是孝顺曹老大的一种体现。
曹植见所有重要的人物已经到齐,轻轻咳嗽一声,于是交谈的众人安静下来,至于后面凑数的人,一看前面的大佬们都很安静,他们哪里敢随便说话。
“今日重阳佳节,子建能邀请到诸位大才,不甚欣喜,这段时间以来,国朝欣欣向荣,全赖诸位对父亲的鼎力相助,子建在这里感谢诸位贤人。”曹植说完躬身行礼,在座的都是明白人,哪能真的让曹植行礼,连忙称不敢,躲开曹植的行礼。
其实这话说的有些不妥,他曹植何德何能能够替曹老大‘感谢’大家?又不是继承人,黄襄敢肯定这话一定是杨修教的,毕竟,诸葛诞、庞统、陈群几人的脸色也变了。
但是杨修不至于如此无智,虽然他骄傲,但是他又不傻。
“除非,杨修这是想占点便宜,顺便让众人习惯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