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九章 密室事件(三) (第2/3页)
“看来,还有另外的幕后人,难不成是主公?不,不对。”未等荀攸回话,荀彧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主公向来不屑玩这种阴谋诡计,如果主公要动手,绝对是正大光明的理由,杀个把人不算什么,哪怕他是校事府的伯长,公达,去见一下黄仲礼,把你的想法告诉他,免得他想不到办法把我们也拖下水。”荀彧决定卖个好,世家不能这个时候乱,一旦给曹老大找到整治黄襄的机会,到时候真的会土崩瓦解,在【科举法】推行到今天不过才一年的现在,世家们依旧牢牢掌控着一切。
荀彧已经看穿了,他还疑惑当时的黄襄为什么借程昱的手献上这种方法,这不是断世家们的后路么,他黄家也是世家来着,后来才想明白,虽说科举法看起来比较公正,但是依旧比不上世家们的举荐。
【科举法】的前置是什么?是国朝境内大量的书塾,优质的先生,良好的学生,但是现在呢,到处在打仗,曹老大动不动就北伐或者南下支援鲁肃,所以哪怕现在过去了一年,也不过是八九所书塾建立好了,这里面有三家在许昌,其余的颍川为了响应曹老大建立了两所,司隶那边建立了一所,蔡瑁蒯越掌控下的襄阳建立了一所,邺城为了表示对曹老大的支持也建立了一所,徐州建立了一所。
然而,没有优质的先生,国朝钱粮不足,根本不足以聘请优秀的先生,再者,科举既然是为了防止世家大族的垄断,那肯定是会招收良家子的,最多招收一些小一点的豪强,可是这样一来,在战争持续下去的状态下,那些个良家子可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根本没有时间耗在书塾里面,人家也是要吃喝的好吧,哪怕是免费的,他们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读书,至于小豪强们,长辈们还在兢兢业业为了发迹而努力,小辈们却在享受着余荫,不是斗鸡遛狗就是风花雪月。
这么一来,那些个书塾完全成了面子工程,真正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