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2章 朝堂争斗 (第2/3页)
政司,于军粮筹备初期,多有推诿拖延之嫌,若非陈判官力挽狂澜,后果不堪设想!”
他作为林立群的心腹,言辞犀利,直接点出魏恒的消极和陈昂的关键作用。
李国忠脸色一沉,不等皇帝发话,便迈步出班,声若洪钟:“陛下,何侍郎此言有失偏颇!魏布政使执掌两江,事务繁杂,军粮筹备千头万绪,岂能因一时之缓便妄加指责?”
“至于些许宵小作乱,自有地方官府缉拿,岂可因此抹杀封疆大吏之功?”
“陈昂固然有功,亦是在上官统领之下行事,岂可本末倒置!”他气势逼人,直接给何文渊扣上了“抹杀功臣”的帽子。
朝堂之上,双方唇枪舌剑,顿时弥漫起一股火药味。
林立群见状,心知不能将争论过于表面化,便也出列,从容道:“陛下,镇国公与何侍郎所言,皆有其理。魏布政使统筹之功不可没,陈判官执行之力亦属难得。”
“归根结底,此次军需得以顺利送达,解北疆燃眉之急,全赖陛下圣明烛照,将士用命,百官尽职所致。”
他巧妙地将争论引回对皇帝的颂扬,并暗示功劳是大家的,试图平息争端。
端坐龙椅上的萧震岳,将这场争论尽收眼底。他对李国忠和林立群两派的明争暗斗心知肚明,也乐见其相互制衡。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里充满着至高的威严:“北疆军务,关乎社稷安危。江宁漕运司此次应急转运,确有功绩。魏恒统筹两江,亦有苦劳。”
“传朕旨意,魏恒及江宁府尹赵明诚等,赏赐金银绢帛,以资鼓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至于漕运司判官陈昂,勇于任事,特擢升为正七品两江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即日赴任。”
此言一出,殿内微微一静。
盐政!这可是比漕运更核心、油水更丰厚的领域!
虽然同知是副职,但正七品的实职,对于陈昂这个捐官出身、升迁不久的年轻人来说,已是破格提拔,恩宠有加!
李国忠眼角抽搐了一下,强压下心中不快,没有再做声。
他知道,这是皇帝在平衡,既安抚了他,又明显偏向和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