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章 查出蹊跷 (第2/3页)
实耐磨的千层底,针脚细密,这需要不错的布料,绝非极度贫困之家能有的闲情逸致。
陈昂状似闲聊:“大嫂,今年收成不好,家里口粮还够吗?”
妇人眼神闪烁,支吾道:“唉,凑合着过呗,野菜糊口…”
陈昂不再多问,心中明了:藏粮于家,哭穷于外。这分明是怕露富,怕被加税。
他们试图向一位在村口大树下歇脚的老汉打听情况,老汉起初还算健谈,抱怨老天爷不下雨。
但当陈昂委婉地问起:“老伯,我看上游好像有人把水引走了,村里就没人去说道说道?”
老汉脸色瞬间煞白,紧张地左右张望:“后生仔,莫要瞎打听,那是冯乡绅家的地!冯乡绅,咱们可惹不起!县衙里的官都跟他家沾亲带故的!谁去说理?找死吗!”
说完,他像是怕惹上麻烦,拿起烟杆匆匆走了。
“冯乡绅…”陈昂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看来这里百姓的恐惧,指向性非常明确。
就在陈昂三人准备离开最后一个村子时,两个穿着皂隶服色的胥吏骑着瘦马慢悠悠地进了村,目光扫过陈昂他们。
其中一个高声对围过来的村民喊道:“县尊大人体恤尔等艰难,正在想办法!尔等也要尽力完税,莫要学某些刁民,意图抗税!”
这话看似安抚,实则警告。陈昂注意到,村民们都低着头,不敢吭声。
陈昂心中暗想:我们前脚刚到,胥吏后脚就来‘安抚’,是巧合?还是有人通风报信,来监视我们的动向?
经过这次调查,陈昂已经有了初步判断:被垄断的水源、藏匿的粮食、百姓谈虎色变的乡绅、及时出现的胥吏…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青山县的税赋问题,核心在于地方豪强与部分县衙官员勾结。
他们通过垄断资源、瞒报田亩、转嫁税负等方式,盘剥百姓,中饱私囊,并将亏空的缘由推给“天灾”!
孙有才所谓的“水渠失修、百姓困苦”,部分是实情,但更可能是他治理无能、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