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0章 你没做好打天下的准备,装什么逼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0章 你没做好打天下的准备,装什么逼啊? (第2/3页)

亲身接触。

    这个由山地部族自立,而后获得周王朝认可的诸侯国,有许多地方是中原文化所难以理解的,嬴稷说的官职名称便是其中一类。

    这差异看似很小,可聚沙成塔,诸多小差异聚合在一起,便成了鸿沟,严重阻碍中原名士在楚国建功立业。

    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愿意去与毕生所学全然不同的楚国呢?

    魏武侯时期,文武全才的吴起因奸佞排斥不被国君信任而逃到楚国。楚王任命吴起为令尹,立志变法图强。

    吴起靠着楚王的信任放权,以铁腕强力变革楚国落后愚昧的旧制,却将自己弄成了如商鞅一般的孤臣。

    一生奉献给楚国楚王中年逝去,励精图治、治国图强的他,由于变法触犯大贵族利益,死后得到的谥号却为“悼”。

    吴起命运也和商鞅一样,立遭惨杀。

    但接下来,楚国的命运就和秦国不一样了,新继任楚悼王之子,楚肃王,没有和秦惠文王一样对新政绝对支持。

    在大贵族和大巫的反对压力下,新政减了七成。

    楚国就成了一个三分新,七分旧的奇特战国,始终是萎靡不振,难有作为。

    嬴成蟜深入研究过吴起变法,最终定论是吴起在楚国的失败不是变法本身有误,而是这个国家的落后愚昧封闭,和变法所需要的基础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任谁在短期内也难以扭转。

    楚国的上层贵族始终偏安封闭的山国,没有放眼天下竞争存亡的大器局。而扎根于楚国的巫文化也是走不出去,东皇太一的光辉只能照耀在楚国大地。

    这导致中原诸国凡有大事,都离不开楚国这个大国参与,但却没有一个国家将自己的存亡希望寄托于楚国,中小诸侯国更是极少主动寻求楚国的保护。

    七大战国中,楚国与秦国的附属国最少。

    秦国是因为被山东六国封闭在函谷关以西,不可能东出争夺中原附属国。

    但秦国在秦穆公时代,就吞灭兼并了几乎所有的西部戎狄部族邦国,没有被化入的草原部族也几乎全部臣服于秦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