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青登与大岳丸的初次交锋! (第2/3页)
入敌营后,他们便自觉得抡舞太刀,斩杀刀锋所及之处的一切敌人,破坏沿途的一切设施。
营帐、篝火、战旗……统统搅得稀巴烂。
对面的注意力全被西面的佯攻所吸引,故在青登自东面发起总攻的刻下,他们毫不意外地陷入混乱之中。
青登转动目光,扫视着周遭的一切。
惊惶的脸、恐惧的脸、痛苦的脸……放眼望去,没看见任何有效的抵抗。
明明握着先进的枪支,却像猪狗一样被撵着追打,完全没发挥出“火器部队”应有的杀伤力。
如此表现,正符合青登对“北幕军”的实际战力的猜想。
在他的预想中,“北幕军”就应该是这种表现,哪怕列装了新式装备,其内核依旧是战力有限的封建军队。
——英军在哪儿?
青登一边思忖着,一边抡开长槊,又将数名北兵轰飞到天上。
就在这时,不知是幸还是不幸,青登的“渴望找到英军”的“愿望”实现了。
攻入敌营后,青登就一直尖着耳朵,收集身周的每一种声音。
在天赋“风的感知者+18”的加持下,哪怕是糊作一团儿的杂音、噪音,他也能一一厘清楚。
陡然间,他听见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在北兵们被打得丢盔弃甲,只顾着四散奔逃的当下,这阵足音是那般明显。
青登立即循声去看——在他的斜前方,一队队高眉深目的西洋士兵列阵整齐,架起黑洞洞的枪口,枪口下方的刺刀直闪寒芒。
青登的眼睛已捕捉到“搂住扳机”的动作。
与此同时,天赋“未卜先知+26”使他全身的寒毛因感知到危险而争相竖起!
电光石火之际,弹幕已至!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难以计数的子弹飞射而出!将空气搅得稀巴烂,笼罩青登及其身后的骑兵们!
光是青登肉眼所瞧见的将会命中他和萝卜的子弹,就有足足十几发!
长槊太大、太长,故速度有限,根本来不及拦截这些子弹。
因此,青登飞快地将长槊挂回鞍上,然后撑开双臂,分别拔出腰间的毗卢遮那和胁差,于千钧一发之际将来袭的子弹统统劈碎。
只可惜……他护得住自己与萝卜的周全,却保不了其他人的性命。
霎时,他身后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
中弹的骑手颓然倒地,掀起一层轻尘。
中弹的马匹则将背上的骑手甩飞出去。
原本相当强劲的冲锋势头,登时被拦腰打断!
仅凭这一轮齐射,就能看出这批西洋士兵的强大。
动作果断且迅速,肉眼可见的高纪律、高韧性,而且射击精度奇高,令人胆寒!
若不是青登拥有“视弹幕为无物”的本领,否则冲在最前头的他已被打成马蜂窝了。
虽然这批既准又密的弹幕着实骇人,但青登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所以眉头连动都没动一下。
这时,青登赫然发现前方有更多的西洋士兵在集结。
不,理应称其为“英军士兵”才对。
但见一队队英军士兵从一顶顶营帐中冲出,转眼间就排列成一个个齐整的阵列,跟周遭的夺路逃窜的北兵们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第二队上前!第三队准备!”(英语)
带有明显的英伦口音的英语指令,一句接一句地遥遥传入青登的耳中。
青登飞快地转动视线,目测这群英军士兵的数量——少说也有两千人,其总数应在三千人左右。
这应该就是英国政府派来援助“南朝”的真实兵力了。
英国政府再怎么不要脸,也不可能派出数以万计的大军支援“南朝”。
三千士兵正好是一个不多不少,比较适宜的数字。
这群英军士兵不仅仅是子弹上膛而已,他们的枪口下方都挂着明晃晃的刺刀,已然做好了近战的准备。
厚密的刺刀组成令人望而生畏的“刺猬大阵”,令人望而生畏。
众所周知,骑兵很难正面冲垮“刺猬大阵”。
当然,如果是由青登担任破阵的“矛尖”,那自然另说。
他的长槊,再加上他的臂长,完全能抢在英军士兵们的刺刀扎中他之前,将阻他前路的家伙统统轰飞出去,硬生生地在“刺猬大阵”上撕开一个缺口。
只不过……如若接着打下去,他们势必要与英军展开残酷的血战。
以数百骑硬攻战斗素养过人的三千英军……直言不讳的说,双方战力相差悬殊。
方才的那轮攻击,已然证明英军的实力,贸然攻上只会付出惨重的伤亡。
身为统帅,青登不能不考虑“收获”与“代价”的平衡。
他当然可以全身而退,但他身后的其他人呢?
是要尝试着进攻,还是到此为止?
青登近乎是毫不踌躇地下定决断。
试探敌军深浅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还掌握了英军的真实兵力,现在撤退正合宜。
就在他准备向全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