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65章 兵分两路,回援大津,整军守城 (第1/3页)
虽成功夺回鸟羽并重创“南军”,但他们当前的处境并未获得根本性的好转。
他们当前的最大敌手,已不是面前的“南军”,而是后方的“北幕军”。
北幕军的兵锋仍直指大津,大津依然岌岌可危!
假使大津失陷了,那他们依旧会沦入败北的境地!
致上简短的开场白后,青登转过脑袋,向旁边的山南敬助使了个眼神。
山南敬助心领神会地轻轻颔首,随即报出一串串精确的数字:
“刨除掉死者和伤员,剩余兵力为6124人,其中火枪手3635人……”
众人闻言,不禁沉下脸来。
开战前的八千多战兵,现在仅剩六千余人尚可一战……伤亡数目占据全军的四分之一,这可不是什么小数字。
当然,跟“南军”的损失相比——即跟丰硕的战果相比,他们这点代价倒也不足挂齿了。
以少打多,还能打出这样的交换比,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战绩了。
山南敬助语毕后,青登接回话头:
“西乡吉之助确实是不容小觑的一代人杰。”
“原以为在遭受这等重创后,‘南军’必定崩溃。”
“没成想,西乡吉之助竟能收拢残兵,止住溃势,重新组织起军队。”
从鸟羽向西望去,能够看见远方冒闪着星星点点的灯火——此乃“南军”大营的灯火。
“南军”并未就此溃退,而是回到了开战前的位置,继续与新选组对峙。
“南军”今日败得这般惨烈,兵无战心,将无战意,争先恐后地奔逃,军队秩序荡然无存。
受溃兵们的影响,原本没啥异常的部队也会失序。
想当年,淝水之战就是这么败的,前边一退,后边的人不明所以,最后全军大乱。
按理来说,就凭当时的状况,“南军”将士们集体舍弃阵地、营地,向西逃回老家,并非没可能。
然而,当溃兵们退出鸟羽,退回到大营后,就像是撞上一堵无形的墙,溃势顿止。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南军”总大将西乡吉之助的手笔。
他稳住了大营,稳住了阵脚,没让混乱进一步地扩散。
要不然,“南军”连“残部”都不剩。
若欲办到这样的事情,威望与手腕,缺一不可。
青登话音继续:
“当前,‘南军’残部盘踞在鸟羽以西,摆出一副死守的态势。”
“当然,防守是假。其真正意图,是令吾等没法全力回援大津。”
“眼下时间紧迫,我们已无暇再跟‘南军’纠缠。”
“因此,我决定兵分两路。”
“一部分人留下来,据守鸟羽、伏见,监视‘南军’。”
“另一部分人随我返回大津。”
说完,青登留出一定的时间以供众人消化、思考。
众人相互对视,以眼神来交换想法。
有的人神情平静,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比如斋藤一、佐那子。
有的人轻蹙眉头,一脸凝重,作忧虑状,比如山南敬助、藤堂平助。
当然,自然不会缺少眉飞色舞,跃跃欲试的人,永仓新八、芹泽鸭、近藤勇和原田左之助便属此类。
土方岁三沉思片刻后,轻叹一声:
“……这般一来,不就正中西乡吉之助的下怀吗?”
青登缓缓道:
“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今日的激战,彻底葬送了“南军”的进攻力量。
除非西乡吉之助有通天的本领,否则他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让一支损伤惨重,锐挫气索的军队继续跟新选组对拼。
但是,向新选组施加压力,令青登有所忌惮,却是绰绰有余的。
不管怎么说,“南军”仍保留着规模可观的大军。
只要他们仍待在鸟羽以西,就像是一把悬在青登头上的利剑,只等时机合宜便径直刺下!
假使青登把新选组全部战力都带回大津,西乡吉之助定然有所察觉。
届时,好不容易光复的鸟羽,势必又会被夺走,连伏见都有可能失陷。
攻打一座“空城”,能费什么力呢?
从另一种角度来考量,西乡吉之助今日迅速向全军下达“火速撤退”的指令,确是果决英明的决断。
因为撤得及时,所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死伤。
青登敢断言:西乡吉之助当时下达此令,肯定是考虑到再打下去也赢不了,倒不如及早撤退,保留尽可能多的战力以持续牵制新选组,为进攻大津的“北幕军”多争取些赢面。
只要“北幕军”能打下大津,那么今日的败仗便不值一提了。
前线惨败,却未受其影响,在一片糜烂的战局中快速找到最优解,并雷厉风飞地执行下去……果敢至斯,令人不得不钦佩。
西乡吉之助能以下级武士之身跃升为当今萨摩的第一人,委实是有原因的。
近藤勇抿了抿唇后,向青登问道:
“……那么,橘君,你打算带多少人回大津?”
青登微微一笑:
“这就是今夜的主要议题了。”
……
……
翌日,清晨——
鸟羽,城南宫——
“岁三,鸟羽就拜托你了。”
青登拍了拍土方岁三的肩,神态庄重。
土方岁三表情很轻松,语气却很坚定:
“交给我吧!”
昨夜,在经过周密详实的探讨后,青登等人所拟定的分兵计划如下——
土方岁三率领两千人留守鸟羽。
一同留守的,还有永仓新八、新见锦、相马主计(十二番队队长)、吉村贯一郎(十三番队队长),以及所有伤员。
青登本人则统带状态最好的四千人和绝大部分火炮返回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