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章 百合!百合!打完之后尽情地百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4章 百合!百合!打完之后尽情地百合! (第2/3页)

是勉强拖延新选组的追击速度,使溃退中的南兵们有了喘息之机。

    只不过……在大局已定的刻下,他们所能做到的事情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完全挡住新选组的猛攻。翻盘什么的,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就在青登斩断“南军”锦旗的约莫半个时辰后,新选组的大炮到了——十一番队带着他们的武器装备,顺利抵达秋之山。

    他们遵照土方岁三的指示,不吝畜力地将所有大炮拉到秋之山上。

    黑漆漆的炮口对准秋之山以西的小枝桥,在铺开阵型后,立即居高临下地对其发起饱和式炮击!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无数枚炮弹覆盖小枝桥内外,驻守于此的南兵们被炸了个人仰马翻。

    包括小枝桥在内的数座桥梁是越过鸭川、离开鸟羽的重要通道。

    换言之,如果能把桥身炸断,就能把“南军”的大部队留在鸟羽以东!

    届时,西有鸭川的阻挡,东有新选组的追兵,留在鸟羽以东的所有南兵势被全歼!

    因此,青登特地下令:瞄着小枝桥的桥身打!给我把小枝桥打断!

    就这样,在炮火的掩护下,在青登的亲身率领下,新选组的队士们携猛虎下山之势,冲出秋之山,争先恐后地直扑向小枝桥!

    追击在扩大,战斗在扩大,死亡在扩大!

    ……

    ……

    黄昏时分——

    “嘎——!嘎——!嘎——!嘎——!”

    无数乌鸦盘旋在鸟羽的上空,忽起忽落,发出接连不断的刺耳鸣叫。

    新选组的猛攻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才将将停下。

    昏黄的余晖洒满大地,点缀出油画般的厚重色彩。

    从秋之山以东到鸟羽以西,在这广大的战场上,血气氤氲!

    交错的刀枪、损毁的大炮、破碎的战旗,难以计数的尸体铺满全场,一直绵延到目力所不及之处!

    在这茫茫尸海之中,不时可见满面疲惫的新选组队士,好些人得用武器拄着地面,才能保持身体稳定,要不然准得因腿软而跌倒在地。

    尽管累极,但他们的精神都处于格外激昂的状态,眼中迸闪着亢奋的光辉。

    既作庆祝,也为发泄满腔情感,他们纵声欢叫,呼声不止:

    “赢了!”

    “打退‘南军’了!”

    “噢噢噢噢噢噢——!”

    “该死的贼军!见识到新选组的厉害了吧!”

    就像是要遥相呼应,空中的鸦群亦于同一时间发出更加响亮、刺耳的鸣叫。

    这些乌鸦兴奋异常,只等着打扫战场的人员离开后,就立即扑下来饱餐一顿。

    当然,青登是不会给它们“开宴”的机会的。

    若不妥善处理这满山满谷的尸体,极有可能爆发瘟疫。

    鸟羽离青登的根据地(秦津藩)很近,假使出现疫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此,青登特地组织一批人手以打扫战场。

    己方的尸体郑重收殓,敌方的尸体就地掩埋,总之绝不留下引发瘟疫的隐患。

    在众队士皆放声欢呼的当下,青登提着滴血的毗卢遮那,站在鸟羽街道的某处,面无表情地眺望染遍霞光和血色的战场。

    总司一边拖着她的菊一文字则宗,一边缓步靠近他,半开玩笑地问道:

    “青登,怎么了?为何一副心情沉重的模样。”

    青登扯了扯嘴角:

    “哪有,我现在不知有多么高兴。我只是……有些惊讶而已。没想到我们今天竟能取得这般辉煌的战果。”

    就杀敌数目而言,这密集得快没处下脚的尸海,着实是超出了青登的预期!

    因为距离稍远的缘故,十一番队的炮弹没法精准直击小枝桥的桥身。

    不得已之下,只能一股脑儿地向小枝桥倾泻弹雨!

    在打了不知多少发炮弹后,终于成功炸断小枝桥,断掉“南军”西撤的最重要的通道。

    如此,大量南兵被滞留在鸟羽以东……他们只能转道奔往南北两方,去走其他桥梁以渡过鸭川。

    青登预想的追击计划实现了——在鸭川和新选组的“包夹”下,一个天然的屠宰场形成了!

    没能渡河的南兵们,要么被新选组的队士们所杀,要么慌不择路,跌入鸭川,葬身鱼腹。

    从秋之山到小枝桥的这一段长路,当真是用南兵们的尸体铺成的!

    往鸭川看去,还能发现不少漂浮的南兵尸体。

    此时此刻,除掉俘虏之外,鸟羽以东已没有任何活着的南兵。

    在将“南军”彻底逐出鸟羽后,青登就下令停止追击。

    一来眼下天已黑,二来队士们已筋疲力尽,三来战果已足够丰厚!

    战斗刚一结束,总务处的支配们立即出动,统计今日战场上的种种。

    己方的伤亡、敌方的伤亡、俘虏的数量、装备的缴获……

    虽然青登尚未拿到具体的数字,但根据他自身的直觉和判断,“南军”今日的死伤少说也超过七千!

    在热兵器尚未全面普及的战场上,在一日之内,在一仗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