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百万艘?战列舰? (第2/3页)
筑整体。使远征舰队提高那些帝国科技十分落后的世界时,能够简单快速的铺设起基础设施。
除了这些模块化建筑之外,还有一些模块化的舰体在一些铸造世界被生产。然后被送往行星轨道上的船坞或本星系恒星基地的船坞。
如果按一般的情况来算,一座帝国船坞生产一艘工程船或科研船需要花费四十四天左右。
但如果组成一艘飞船的所有模块化设施都通过这些铸造世界来生产,那么船坞就仅仅只需要负责组装焊接,飞船的生产速度被大大加快。只需数天就能完成工程船或科研船的生产。
在以往的百年间,飞船像下饺子一样从帝国船坞中被投入银河,投入到帝国伟大的复兴远征计划之中。
在远征的舰队规模上,没有任何一场远征能比的上复兴远征。加入到复兴远征的飞船数量史无前例,哪怕是帝国当初由帝皇领导的大远征也远远不如。
虽然现在这些远征船队中的飞船大部分都是工程船和科研船,但如果西维尔一声令下,让整个太阳星域的船坞全力生产战舰的话,不考虑资源问题,那么仅仅一年,太阳星域能够建造出近百万数量的战列舰出来。
没错,一年,近百万,战列舰。
但这仅仅是从帝国飞船的生产速度推断出来的数据,如果考虑现实因素的话,资源、后续的维护、船队人手、帝国其他的生产需要,都只会让这个数据仅存在纸面上。
西维尔也不会下达这样穷兵黩武的命令,战列舰的维护可不像大头兵那样,这种数量的军备只会牵制帝国的大部分精力。维持这种数量的军备优势将会使帝国在其他方面很难再有建树。
复兴远征现在为帝国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可在此途中也不是一番风顺的。有许许多多的虽然不能阻挡帝国复兴的脚步,但还是给复兴远征造成了一些麻烦的。
比如那些被帝国选中,想要当做采矿世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星球。这种星球比起其他星球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