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抱着整个欧洲与发明圣诞节 (第2/3页)
与此同时,这部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让狄更斯成为了“发明圣诞节”的人。
简单来说,在《圣诞颂歌》出版的维多利亚时代,圣诞节并不为很多英国人所知。但随着这部的爆火,情节当中的家庭团聚、互换礼物、圣诞餐饮等风俗,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深刻的影响了现实,并且最终成了圣诞节时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圣诞快乐”这句问候语也正是因为《圣诞颂歌》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逐渐成为了节日的标准问候。
在信息还未彻底爆炸的年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着能够重塑集体记忆的伟力,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的目的之一也正是想重塑俄国人的集体记忆,用俄国在抵抗拿破仑时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来促进当代俄国的发展。
那么事到如今,米哈伊尔也准备掺和一手,他在接下来的作品里无疑会增添一些有关圣诞节的细节,但究竟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风俗,那得另说,就算不能,跟狄更斯一起做这件事情无疑还是很有意思的。
至于要增添什么样的细节,说实话米哈伊尔是想搞点不一样的,但具体如何确实还在想.
米哈伊尔在研究这些事情的同时,他在巴黎的生活当然还在继续。
而最近一段时间的话,米哈伊尔其实去大仲马家去的比较多,首先是大仲马老师对待朋友确实没得说,主打仁义,其次很吸引米哈伊尔的一个点便是大仲马家有着很丰富的食材,辣椒和胡椒之类的东西全都有。
就像之前提到过的那样,大仲马是大文豪的同时也是一位好厨子,米哈伊尔在去他家做了几回客之后,便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大仲马的厨艺。
虽然不至于说让米哈伊尔直呼妈妈的味道,但有些菜的味道确实很好。
在这样吃了两次后,突然有些手痒的米哈伊尔便忍不住对大仲马说道:“仲马先生,让我来试一试吧。”
“哦?”
一下子就来了兴趣的大仲马回道:“你也会做菜吗?你也对做菜感兴趣?”
对此米哈伊尔依旧伸出了两根手指头比划了一下道:“一点点。”
这里的一点点确实是实话,米哈伊尔虽然有着这项技能,但做出来的东西只能说味道还行。
“那你就尽管来吧!我可要好好期待一下了!”
得到了大仲马的首肯之后,米哈伊尔稍微研究了一下大仲马的食材后,便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出于找找手感的想法,米哈伊尔先做的是在俄国比较常见的一道菜,而始终站在一旁旁观的大仲马见此情形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对于他这种老吃家来说,欧洲有什么经典菜肴是他没吃过的?
就算是俄国菜也不例外。
现在看来,米哈伊尔确实是只会一点点,做菜的手法也称不上有多高明
正当大仲马这么想的时候,不知从何时开始,大仲马突然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了起来。
咦?他怎么把这两种食材组合在了一起?
咦?他的调料为什么会这么放?
嗯?怎么感觉他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信了?
所以他到底在做什么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难道我其实不是一个老吃家吗?
难道我对美食的理解还不够深?!
就在大仲马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米哈伊尔这边也总算是整出了两道他比较熟悉的菜。
但由于调料限制,米哈伊尔只能说他尽量还原了一个大概,但即便如此,当米哈伊尔把做好的东西送进口中之后,米哈伊尔还是恍惚了好一阵。
坏了,这下子是真有妈妈的味道了.
不过人生在世,总归还是得始终向前看。
米哈伊尔恍惚了一阵后很快就清醒了过来,而当他看到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大仲马后,米哈伊尔也是微微一笑,主动邀请大仲马尝尝看。
坦白说,虽然米哈伊尔很是怀念这个味道,但是对于大仲马这个地道的法国人来说,想让他直呼“妈妈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