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1章 他的一生,既有血雨腥风的黎明,也书写过盛世华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41章 他的一生,既有血雨腥风的黎明,也书写过盛世华章! (第3/3页)

,重情义,能与臣子同甘共苦。

    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君臣之间无猜忌。

    大臣们各尽其职,宵衣旰食,李世民亦能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与厚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更是流芳千古。

    功臣们知进退,不妄自尊大,真正将“互相成全”做到了极致。

    他们的慕强心理,也让他们愿意追随这位英明的君主。

    玄武门之变,是他洗不白的污点,却也是他走向帝位的必经之路。

    从政治角度而言,这是一次精准且高效的政变。

    李世民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李唐的太平,展现了格局与胸襟。

    太宗文皇帝的存在,为华夏民族开创了一个空前的辉煌时代。

    他张扬、豪迈、光彩夺目。

    大唐的自信与包容,与他血脉相连。

    千载而下,至今仍留给世人一个“大唐梦”。

    可惜,并非每个朝代都叫大唐。

    并非每个年代都能有“贞观”。

    更非每位帝王都能是李世民。

    人无完人,天子亦然。

    李世民的“下限”,却已是多数帝王难以企及的“上限”。

    他生逢乱世,终以“济世安民”的豪情书写了自己的一生。

    这是历史馈赠给华夏的,不世出的君主。

    然而,历朝历代,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文人墨客,对李二的推崇与赞美几乎从未间断,溢美之词层出不穷。

    但李二的一生并非完美无瑕。

    至少有一点,是他永远都无法洗白的——那便是玄武门之变。

    自玄武门血案开启,皇位之继承便再无嫡长子一脉相承的清晰秩序。

    自李世民至李亨,初唐到盛唐,几乎没有一次是嫡长顺承,而是屡屡上演皇子之间的血腥政变。

    大一统的王朝里,朝局动荡能排进前列,实在是唐代最深的隐患。

    无论贞观之治再如何光耀千古,这些后果与污点终究如影随形,无法抹去。

    玄武门不仅是李世民称帝的起点,更是他一生心底最难以释怀的阴影。

    令人讽刺的是,他在晚年却未曾真正反思过此事。

    一方面,他口口声声宣称李承乾是唯一的太子;

    另一方面,却又允许李泰以藩王的身份开府设官,网罗属下幕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