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4章:佩服佩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4章:佩服佩服 (第2/3页)

处理。

    这种纸张历经数百年,纤维已经非常脆弱。

    直接揭开,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纤维会断裂、脱落。

    后续无论用什么浆糊,都不可能完美弥合,强行托裱,接缝处会产生永久性的应力集中点,几十年后,还会从这里再次开裂。”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而且全是专业术语。

    钱专家脸上的不屑和傲慢,悄然凝固了。

    他……他说的是对的。

    这是业内最顶尖的一小撮人才会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物修复后的远期损害评估。

    但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

    这需要大量的实践和长期的观察总结,绝不是看几本书就能懂的。

    “那你倒是说说,该怎么处理?”

    钱专家下意识地追问,语气已经从质问变成了探讨。

    陈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工作人员,问道:“有纸浆、极细的蚕丝线和一根最细的绣花针吗?”

    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听他的。

    钱专家愣了一下,随即挥了挥手:“去,按他说的拿来!”

    很快,东西备齐。

    陈宇戴上一双薄如蝉翼的乳胶手套,拿起那根细如牛毛的绣花针。

    直播间的镜头立刻拉近,对准了他的双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陈宇用针尖,极其轻柔地蘸取了一点点特制的纸浆,然后,他没有涂抹,而是将针尖探入画心撕裂处的缝隙中。

    他用针尖为引导,将那些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断裂纤维,一丝一丝地重新理顺、对齐,再用微量的纸浆进行黏合固定。

    这还不算完。

    最令人头皮发麻的一幕出现了。

    他拿起那根几乎看不见的蚕丝线,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手法,顺着纸张本身的纤维走向,在撕裂的背面,进行了一种类似微创缝合的操作。

    那不是简单的缝补,更像是一种编织。

    他将蚕丝线完美地融入了纸张本身的纤维结构里,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将脆弱的撕裂处牢牢锁住。

    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当陈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