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通气 (第2/3页)
可以做什么出头,我们要好好的想一想。
首先祠田的数目远远不够,这是一个家族的根本,也是我们培育儿孙的基石。
光有祠田还是不够,我们必须开源,接下来我和族长以及长辈们还有很多计划,这其中之一是让姑娘们也读书认字。有了这些祠田,以后姑娘读书可以不用交束脩费了。
我希望大家能认真考虑让家里的姑娘去读几年书,读书识字明道理,便是说亲也能说到更好一些的亲事,也能抬举自家的兄弟侄儿。
例如我就得了林家不少的济,一好变成了两好,互相提携帮助,王家才能乘风而起。”
柱子第一个站了出来,“我认为毅哥说的是对的,不是所有儿郎都会读书得功名,其他不能得功名的儿郎可以做别的事,但外头的好活工钱高的,可都要认字会算数啊。”
“对,我娘家那个村,隔壁的姑娘,家里条件好,一直读书认字,嫁的也可好,就是省城那边地主家的儿子,听说是童生,进门就管家,还给她兄弟找了个账房的好差事。”
“没错,我当姑娘时就在族里读书了,我家里有四个兄弟,家里嚼用少些,相对比较困难,我能嫁到王家来,也是因为公婆喜欢我读书认字。
后来我四个哥哥虽然没有功名,可因为读书识字的关系,找活机会都比别人多些,没用几年也翻了身。
现在帮衬林家做船运,我两个哥哥在南边开店铺,日子过得也很红火,孩子们也读书,有一个也有了童生功名了。两个姑娘也嫁的是举人,日子过得相当不错,起码婆家不敢欺负。”
王老太太笑着和大家说了自家的情况,前后几十年的对比。
“族长,姑娘读书真不要钱么?”
“对,不要钱,也不耽误自家干活,早晚一共四个时辰,姑娘不比儿子,也不用考科举没有那么严厉,主要是学些道理。”
族长耐心的解释。
“哦,对了,林家给话了,我让林家帮我寻了个宫里的教养嬷嬷,来族里教导姑娘们。
这可是宫里的嬷嬷,她教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