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地宫入口 (第3/3页)
度上高于生命。
“走吧,列位,让我们看看这两千年从未在世人面前出现的始皇陵,究竟是什么模样。”
狗头丝毫不害怕,她是中原大区的世家传承教育出来的孩子,从小到大勇敢无惧,此刻当然没什么好怕的。◥..▃▂
后面,其他主管也跟着先后往前,这个时候没有退缩的理由,华夏有句老话说得好,三跪六叩九拜十万八千里都走过来了,还差这最后一哆嗦?
防护装备都穿戴好后,所有人全部运转先天一炁,调整自身的气息后,三十几个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先天一炁的光泽,走进了那塑料布的通道。
跨过之后,在他们面前,赫然是出现了地宫入口的大门,那一块足有上万斤的巨石,已经四分五裂,从中央开了一道口子。
如果这块巨石被完全凿烂,叠压在上面的巨石,就会失去平衡,滚落到地宫入口的后方。
赵家人开启的方式相当有水平,这块厚的惊人的石头,四分五裂,但却没有散架,卡在地宫两侧的夯土上,分量恰到好处的撑住了上面的另一块万斤巨石。
沿着石道往里,地宫入口的这段甬道,用的全是大块的石头垒压起来的,砖墙上有着漂亮的浮雕,个个都无比精致,像是岁月被彻底定格了一样。
对于考古学来说,这一切简直是无价之宝,但苏觉他们此刻却顾不得欣赏了。
甬道很长,内部有大量的翻板设计,下面就是十几米深的陷坑,底部立着无数半米长的青铜倒刺,历久弥新,手电光照下去后,苏觉他们清楚的看到赵家人的尸体。
显然,哪怕是作为赵氏一族的传承,他们对地宫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否则也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但好在,有他们淌路后,陷坑和石头两侧缝隙中,会利用机扩突然刺出的青铜利剑,还有铡刀机关,全部被破解了。
甬道里面,残存着大量破解机关后的痕迹,以及青铜武器的碎片。
“这些机关,两千年了还能发挥作用?”
有主管看着这一切,都觉得不可思议。
“别小看古人,还有当年先秦练气士,以及道门修士的智慧。”
蜀中的主管解释道:
“在很早以前,古人就学会了利用白锡,磨成粉末之后附着在青铜上,以此来防锈,华夏国宝越王勾践剑,上面就是利用了锡和镀铬处理,保证了他埋藏地下千年,出土时依旧崭新,锋利无比。”
旁边,中原大区的主管跟着点头道:
“嗯,从现代物理的角度来说,铜的化学属性并不活泼,深埋地下后,氧化反应会进一步减弱,我们看见的铜钱之所以长满绿锈,一般是常年与空气接触,或者水坑里面发现的。”
“来的路上,我观察土层,发现秦始皇陵周围填满了大量的木炭,草木灰,白膏泥这些物质,他们不仅吸水,同时还能保湿锁水,让这种陵寝千百年都维持一个恒温不变的状态,更有利于这些东西的保存。”
旁边,几个主管听的干瞪眼,忍不住道:
“还能这样?那得多少木炭,草木灰,白膏泥?”
并不是所有的主管, 都精通这些史学知识,江东的主管跟着感慨道:
“关中地区当年有无数的参天大树,后来都没有了,你说这些数木去哪了?”
旁边,听着的人顿时都忍不住,发出嘶的声音,这就真的有点可怕了啊。
蜀中主管,长得像刘备的这位,看他们全都在吃惊,同样忍不住咂舌,继续感慨道:
“骊山封土之下,秦始皇陵的预估面积,在五十六点二五平方公里,相当于如今华夏的七十二个故宫,就算这些东西包括了陪葬坑,兵马俑坑,等一堆其他的坑位,那始皇帝的地宫,怎么也得比故宫大吧?”
“真不愧是祖龙,动用华夏举国之力,耗费三十九年时间,挖空了这一片大地,做了无数的布置,最后填上封土,方才建成这座皇陵,后世之人,真的无法再进行复刻了!”
为您提供大神是依然儿呀的我捡了个南宋少女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159、地宫入口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