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 老卧底了属于是 (第2/3页)
处处该灾。”徒弟三人都在时候, 妖怪都想方设法的去抓。沙僧就是敢把唐僧独自留在荒郊野外,这真是没把他的安全当会事。
再讲讲蝎子精这章中的一段。
蝎子精将唐僧捉到洞府, 想要勾引, 问前面为何破戒?唐僧说“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这话的意思是环境所迫,我是被逼的。那是不是蝎子精要强来,唐僧也就被逼的从了呢?孙悟空听出了话里的意思。
孙悟空和蝎子精大战伤了头,败下阵来,他和猪八戒沙僧说了洞内的事。猪八戒怕妖怪硬来,唐僧乱了性,如果不去救,就是“干鱼与猫儿作枕头”,那这经可能就取不成了。
行者道:“头疼,去不得!”
关于孙悟空为什么喊着头疼,不去救唐僧,这是他故意的。至于他为何要故意不去救唐僧,这要联系前后文详细解读,等到这一章时再讲。
这时候沙僧也出来打退堂鼓,说唐僧是真僧,不会乱的。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听出了唐僧话中之意。孙悟空有自己的目的,才借口头疼不去救唐僧,那么沙僧又为何不想救呢?还是不希望取经成功吧。
综上所述,沙僧不想为取经出力,未立寸功,见到唐僧的第一次就下死手,在取经队伍分崩离析之际不挽救,趁孙悟空不在队伍时,将唐僧独自置身荒野,不顾他的安全,种种迹象都表明,沙僧是不希望取经能成功的。
那么在西游世界中,哪一方不希望取经成功的呢?自然是道派。但玉帝是支持取经的,那还有谁呢?只有比玉帝地位还高的三清了。老君费尽全力促成取经,并且派了两位徒弟进取经队伍,他肯定希望成功。那就又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这两位天尊肯定不会支持佛派传经的。为何呢?立场和利益问题。取经成功必然给佛派带来发展,发展成什么样?不得而知,但大唐这块蛋糕就这么大,佛派发展必然压缩道派实力,这是作为道派最高领导人不希望看到的。
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就会引出更多的问题。这里来一一解答。
两位天尊是道派最高领导人,是西游记最强的存在,既然不支持取经,为何不直接正面阻止?原因有三
1.取经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严格意义来说,取经是李世民为了自己的私欲,派遣唐僧到西天,帮自己取回大乘佛经。并不是去到大唐传播大乘佛经,去发展自己实力。这两者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别。作为道派人,不好正面阻挡这件事情。这也是观音在大唐两年半,布置众多,改变李世民世界观,再出来讲大乘佛法的原因。
2.佛自身实力不够。在西游记的世界,佛是除了道之外的第二大势力,即使这样,佛的实力也并不强大。如来,是五老的实力,和道的三清中间还隔着四帝呢,和道比起来还是不够看。两位天尊没必要正面针对佛派的一次行动。
3.即使取经行动成功了,佛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不好说。毕竟大唐还是崇尚道派的,说不定取回大乘佛经,李世民做完水陆法会,不再看重佛派了呢。两位天尊没必要去针对一次,即使是成功,效果会怎么样都不知道的行动。
沙僧背后的势力是两位天尊么?是的。除了立场相同外,还有以下原因。
1.沙僧不是玉帝的亲信,册封时却做了玉帝贴身侍卫。前面我们讲过,老君的面子也就给猪八戒谋了个天蓬元帅。而卷帘大将是玉帝的贴身侍卫,对玉帝的言行举止都了如指掌,位置特殊,除了两位天尊,没人有这个能力。
2.在流沙河吃掉九世取经人,而佛派却不敢动沙僧。佛派敢在蟠桃会上堵南天门,却不敢动阻碍传经的沙僧,说明他背后的势力比玉帝要强。
3.两位天尊架空了玉帝的权利,需要人来监视玉帝的言行。沙僧就是两位天尊派在玉帝身边,监视言行的卧底。
沙僧的背后势力是两位天尊,为何玉帝还要将其贬下凡,还要利剑穿心?
玉帝被两位天尊架空权利,为了夺回对天庭的控制权,利用孙悟空背锅,实施蟠桃计划。在之后的蟠桃会上,玉帝没有请佛派的文殊普贤之类,想杀鸡敬候,向各路神仙施压,可是鸡没杀成,还被啄了眼。文殊派狮子精打到南天门,吓得天兵不敢出门,没有神仙帮玉帝解围,预示着蟠桃计划的失败。
蟠桃计划的失败让玉帝明白,想从两位天尊手中夺回权利,只能通过更厉害的手段,无论什么样的手段,首先要对两位天尊保密。但是玉帝的贴身侍卫是两位天尊的人,所以首先就是要清除他。所谓的打破玻璃盏,只是欲加之罪,就算沙僧没打破玻璃盏,只是把酒撒了,玉帝也可说有失礼仪,贬下凡间。玉帝选择在蟠桃会上,当着三清的面将沙僧贬下凡,是对众仙和两位天尊表态,不愿再受监视和摆布。包括后来玉帝支持佛派的取经计划,有自己利益的考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故意和两位天尊作对。
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