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颇为有趣 (第2/3页)
入都跟在玉帝身边。因为贴身侍卫的特殊性,一般都是自己非常信任的人,沙僧是玉帝信任的人?他凭什么当上卷帘大将?
玻璃盏是什么呢?西游记中还出现过三次玻璃盏。
第一次是女儿国处。“近侍官连忙取几个鹦鹉杯、鸬鹚杓、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锺,满斟玉液,连注琼浆,果然都各饮一巡。”
第二次是寇员外处,“雕漆桌上五云鲜,雕漆盒中香瓣积。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
第三处是李世民给唐僧庆祝: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
可见玻璃盏顶多算是贵重物品,玉帝为何因为一个玻璃盏,贬掉自己的贴身侍卫?
很多解读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将这点解释为,玉帝故意将沙僧贬下界,目的是让他混进取经队伍做卧底。这种观点有两个很大的漏洞。
首先,这种解读无视了玉帝对取经的态度。前面我们专门讲过,玉帝对取经是支持的。既然支持取经,为何要派人进取经队伍做卧底?既然支持取经,为何沙僧进了取经队伍,却不出力呢?如果要监视取经队伍,天上有六丁六甲,日至功曹在呢,这是全方位,24小时监视。需要沙僧做么?
其次,这种解读无视了时间上的不合理。沙僧被贬的蟠桃会,应该是在孙悟空闹完蟠桃会之后的那一届。并且被贬之后,他吃掉了唐僧的前9世。那么问题来了,沙僧被贬的时候,佛派有取经计划?有打算组建取经队伍么?显然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说,不合理。
那为什么观音不惜撒谎,也要让沙僧进取经队伍?
沙僧不仅在流沙河吃人,还吃了唐僧前九世。西游记中的佛派并不是善良之辈,为了发展不择手段。沙僧在这吃人,要除掉他不是没有理由,佛派为什么没除掉沙僧?要说沙僧背后是玉帝,佛派不敢除掉他,这个不成立。在蟠桃会这么重要的场合,佛派的狮子精敢带人堵南天门,会在自身发展重大问题上,看玉帝的面子不杀沙僧?
不仅如此,为了让沙僧进取经队伍,观音不惜撒谎哄骗他。在招揽三位徒弟时,观音都开过条件。
给猪八戒的条件是“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
给孙悟空的条件是“教他救你,秉教伽持,如我佛门,再修正果。”
他给沙僧的条件是“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
给猪八戒和孙悟空的条件都算公道,而且都实现了。但唯独给沙僧的条件,最终取经成功,沙僧也只是封金身罗汉,并没官复原职。为何没能官复原职?原因很简单,佛派没这个能力帮他官复原职,因为这是天庭的事,佛派没能力干预。那当初观音为何要撒谎哄骗沙僧,让他进取经队伍呢?
其实祝守一觉得沙僧进了取经队伍却很少出力。
在取经路上,沙僧只打死了一个猴怪,除此之外再无寸功。封赏的时候,如来对沙僧的评价是,“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保护唐僧有点牵强,因为保护唐僧的工作主要是孙悟空在做。那么他的功劳就只有牵马了,可是唐僧的白马不是普通的马,是小白龙变的龙马,需要人牵?沙僧在取经队伍的功劳是什么?
有人将这种表现,解读为沙僧是聪明人,只出工不出力,出最少的力,得和猪八戒相同的封赏,收益和投入比最高。我真的想说,把不作为解释的这么清新脱俗,合适么?
也许有人要说,沙僧自身实力不济,没有机会出力,只做好自己能力之内的事,也是好的。这就要讲一段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对话了。
第二十三回,取经队伍刚刚凑齐人员。猪八戒抱怨行李太重,孙悟空说像高老庄那么自在恐怕不行了,既然做了徒弟,就需要受些苦。
猪八戒把行李从头到尾数了一遍,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